第542章 千头万绪(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侯手中接管的账务,这是一大笔钱,不可能由齐国政府替民众偿还,也不可能一笔勾销,只不过是齐国按照更合理的利率接管而已,民众仍要把本金和利息偿还给银行。

    但若是民众自愿移民,齐国政府愿意以齐省、冀省、辽省三地的富裕程度,给予移民债务清偿优惠。

    如果一个山陕贫民愿意移民到辽省,那么这个平民的所有债务基本就可以抵消了,然后他在银行贷款购买农具种子和第一年的口粮,在辽省开荒种地,用不了几年就可以挣出一份属于自己的家当。

    屋舍、田产、婆娘娃子都不在话下。

    如果移民只愿意去相对较为富裕的齐省,那么他的大部分债务还得保留,而且齐国未开荒的土地相对较少,新移民想当个安稳的自耕农基本已经不可能。

    不过齐省是徐家起家之地,工业发达,工厂众多,新移民参加工厂职业技能培训,就能在工厂找一份报酬丰厚的工作,这样的话,花上几年时间偿清债务倒也不是特别困难。

    若是只想着留在家乡,那么债务相对只会减轻很小一部分——主要是驴打滚的超基准利息部分,但基本债务本金和合理部分的利息仍然是要偿还的。

    这就会给个人的生活造成比较大的压力,本乡生活的人仍然要背负几十年都偿还不清的债务继续穷困潦倒的生活,而齐国不断推陈出新的工业品,他们就很难享受到了。

    那些曾经为晋省世侯家族工作过的管家、家丁、门客以及罪不至死的晋省世侯旁系子孙,一律强制迁徙。

    罪名最轻的那些人有机会按平民籍在异地过上平稳的生活,罪名稍重些的就得被贬为庶民了。

    至于八大世侯本人和他们的成年的嫡子嫡孙,将在泉城被刑部审讯后处决,齐国对他们唯一的仁慈,就是不会酷刑处决,一般是判处绞刑,给他们留个全尸而已。

    徐世杨希望通过以上这一系列手段,在五年内从山陕两省向外移民八十万户,四百万人口左右,以加强齐国对人烟稀少的地区的实际控制力度。

    当然,山陕本地的经济恢复计划也要立刻提上日程。

    这两省都有大型煤田,而且靠近蒙兀,比较适合就近发展煤炭工业和毛纺织工业。

    还有最基础的农业也得尽快提升单产,这需要大量配套的水利设施、肥料补充和大牲口支持。

    与此同时,安全问题也十分重要,陕省西面就是党项人的领土,南面与大周控制下的川省交界,西南方是吐蕃和部分横山蕃的聚集地,北方则是蒙兀人的草原,除了东方是齐国本土外,几乎三面受敌。

    因此两省起码各需要一个野战师常年驻扎,两省的预备役和民兵体系也需要尽快建立起来。

    即使最近几年齐国没有从这里打出去的计划,守住的本钱总是得有的,若是还让两省民众年年秋天担心异族掠夺,那么齐国与世侯之间又有什么不同?

    工作千头万绪,一切都需要仔细考虑,然后义无反顾的执行。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