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军改2(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由于气密性问题仍未解决,因此神机炮的射程威力仍然不足,甚至射程方面还不如米涅步枪,不过齐军暂时没有机枪或迫击炮之类武器加强营级单位,因此只能重新用神机炮暂时顶上。

    新式神机炮唯一的好处是青铜铸造的炮身相对以往的熟铁炮,散热速度较快,强度也高不少,可以以更快的射速开火,而不是三发之后必须停下散热。

    在军级炮兵方面,齐军继续使用旧式二十斤(26磅)重型加农炮。

    新式枪炮逐渐替代旧式武器后,淘汰下来的武器如何处理也是个问题。

    徐世杨做过一次统计,到隆道六年十月为止,齐国各兵工厂合计共生产10毫米外贸鸟枪八万五千支;15毫米标准1型火绳枪六万五千支;15毫米标准2型燧发枪十一万支。

    这其中,标准1型已经有约三万支改造成标准2型燧发枪,因此齐国燧发枪总产量是十四万支。

    减去战争中损坏、丢失、被缴获、事故损失、出售给民间等等,目前齐军列装和库存燧发枪有十万支左右,此外还有两万支标准1型火绳枪库存。

    若是有需要,这些火枪都能改装成火帽击发的线膛枪,只是15毫米口径火枪对米涅来说口径有些大,并不能完全发挥击发线膛枪的威力。

    因此海军兵工厂方面建议逐步淘汰现有的15毫米步枪体系,设计生产一种口径在10毫米左右的新式步枪。

    这样的话,一边生产新枪,一边改造旧枪应急,旧式燧发枪很可能只需要改装一半数量约六万支,就能满足正规军的需求。

    剩余的六万支燧发枪和火绳枪如何处理,这就需要徐世杨来做出最终决定了。

    其实燧发枪情况还好一点,毕竟还有预备役和民兵这样庞大的消化渠道。

    新型青铜野战炮大规模铺开后,淘汰下来的各种从4斤到10斤野战炮如何处理?

    除了封存一部分作为储备外,其余几百门炮总不能也给民兵吧?

    徐世杨的想法是,开放开放军火市场,对外销售部分落后的军火。

    以火枪为例,齐国装备燧发枪的时候,主要对外贸易用的军火是小(相对来说)口径鸟枪,这种武器曾经出售给扶桑的部分大名、江南的大周(这次趁大周主动进攻还缴获回来不少)、双屿港李家以及高丽。

    当时允许对这些有友好关系的势力出售这些武器,一个原因是利润很高,另一个原因自然就是这些武器不会给齐军带来麻烦——鸟枪相对齐军标准1型火绳枪来说都差的很远,更别说标准2型燧发枪了。

    那么,在新一代米涅枪开始列装的现在,即使保留一代武器领先,齐国也可以对半友好势力出售燧发枪了。

    火炮也是同理,铜铸火炮都可以回收重融,铜对齐国来说是战略物资,这样做至少能收回重融的成本。

    铁制火炮重融所得的材料价值就显得太过不值当。

    那么就不如把铁制火炮尽可能出售,换回足够的经济效益。

    唯一的问题就是,目前齐周官方之间的关系比较紧张,不对大周出售武器的话,其他势力估计消化不了这么多火器。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