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平夏战争3(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野战连续失败后,会失去跟华军野战的信心,但他们有可能尝试派出精锐骑兵切断华军越来越长的补给线。

    这是很正常的想法,实际上,三十年前,周军对伪夏进行战略进攻的时候,他们就曾经用过这一手,并且取得过很大成功——在金军入关的时候,已经打到灵州的大周西军每天口粮只剩下正常的一半,这也是他们撤退的时候,党项人能够一路尾随追击,造成西军全线崩溃的原因之一。

    虽然可能性很小,但李井槐并不想重复大周当初的失误。

    基本策略就是把党项人自己修的堡垒当成一系列屯粮兵站,每个兵站驻留保证敌人轻骑无法攻克的兵力,储存可供一线部队使用三天以上的口粮。

    然后,兵站向前方,或者兵站与兵站之间的补给,尽可能使用带着护板车厢的大车,一旦遭到突袭,车队可以迅速围成车阵。

    这样,哪怕只有民兵,车队也足以坚持到骑兵增援到来。

    李井槐的作风就是完全不给敌人一点机会,尽管他所带领的部队有以一敌十的能力,但他仍然希望尽量制造以十打一的机会。

    ……

    李井槐一点点向兴灵推进的同时,最西路的左鹤林战斗群正在继续向西进攻。

    左鹤林的风格与李井槐完全不同,他就是那种宁愿冒风险,也要尽量突袭敌人的将领。

    这种人,把握住机会就很容易创造名垂史册的辉煌胜利,但一旦翻车,他就是历史笑话。

    但左鹤林完全不在乎,何况他的部队大部分都是吐蕃人,这些人现在连外蕃都算不上,就算全死了也没人心疼。

    因此,左鹤林就像脱缰的野马,一路狂奔。

    十月底,进攻开始的时候,左鹤林率领两万汉蕃从青海湖边誓师出发,十一月初八就攻克凉州,切断了党项甘州军司与兴灵之间的联系。

    这实际上也是切断了西域诸国与党项人的联系——这些小国都是伪夏的朝贡国,虽然更西边有帕尔斯的重压,但在这种宗主国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他们还是有可能出兵增援的。

    左鹤林风一样的行军速度给他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好处。

    比如从甘州匆匆赶向兴灵的党项军,就完全没能想到华军居然在这里有两万大军。

    十一月初十,党项甘州军司和西平军司驻扎瓜州)的部队在凉州城下被左鹤林全歼,两万大军只有不足一千人逃出战场,而且他们没法继续前往兴庆府方向,只能原路返回甘州。

    失去了全部补给的溃兵,走几百里荒无人烟的地区,即使华军不追击,能有多少人或者回去也是个问题。

    何况左鹤林这种性格,怎么可能不追击?

    全歼党项两个军司之后,左鹤林在部队中挑选三千汉蕃精锐骑兵,一人双马,沿着党项人东来的道路向西急进。

    十一月十三日上午就抵达甘州城下,此时少数溃军才刚刚回家,左鹤林骑兵几乎是在守将知道东进部队被全歼的同时,直接冲进城内。

    当天,左鹤林阵斩甘州军司正将,甘州易手。

    汉兴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