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联合的意义(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说应该是补充。没有成建制的新兵,而是老部队不断地注入新鲜血液,膨胀到一定程度后再成建制地拆分。

    有老兵带着,新兵能最快地掌握老兵的经验;有老兵带着,新兵在战阵上便有主心骨。这样拆分的部队,经过一两次实战,新兵也会很快成熟,甚至步入老兵行列,对真正的新兵蛋子开始言传身教。

    经过这种形式扩充的军队,战斗力在初期肯定有所下降,但骨架犹存,下降的程度便可以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而这种扩充对老兵来说,则是一个比较容易获得提升的机会,多数伍长、拾长都是经年老兵。如果你再上进,多学习,多识字,还可以向中级军阶迈进。

    即便身为老兵,又没有得到提升,但军饷待遇等方面也会有所不同。最起码,军饷和抚恤是按服役时间和军功递增的,退役后的土地发放也按年头和功劳有很大增加。

    所以,不管你是心存忠义,还是当兵吃粮,只要你好好干,总会有你的好处。当然,对于军人的违纪、怠战、怕死畏缩等的惩罚也是前所未有的严厉。

    恩威并重,赏罚分明,从来便是一支强军所具有的特点。

    而强军的另一个特点是什么,孟九成认为是甲坚兵利,也就是装备要好。

    尽管条件所限,但他一直在努力。而且,红巾军的扩充速度是有所控制的。因此,不论在整体上,还是出征的兵将,相对于其他义军,红巾军在装备上还是要胜出一筹的。

    征战两三百里,耗时三十多天,孟九成计算过这次联合作战所需要的大概时间。

    虽然比他原定的计划拖后了十余天,但结果却不会有大的改变。毕竟,在那个时代的通讯联络、信息传递和交通动输是很落后的,战乱时期更是时断时续。正在莱州与杨安儿激战的金军主力,即便得到消息,也不大可能撤兵回攻,而让杨安儿死灰复燃。

    而且,消息传到北面,再整顿军队,开赴他处作战,这些可都需要时间,孟九成认为金军是来不及的。

    当然,为了以防万一,孟九成还是下达了命令,调集了其他兵力由王忠峰、郑四安率领,防御住莒州和密州这两个方向。

    由于组建了民团,接手拿贼缉盗等维护治安的工作,红巾军得以集中兵力,在根据地周围的要点进行重点防御,而这也是比其他义军更先进的地方。

    霍仪领的兵马刚到,三家联军便展开行动,向海州进攻。东海的马良、高林、宋德珍等部得到消息,也活跃起来,占镇攻县。虽然并未真正联合,但却间接地策应了联军的行动。

    面对来势汹汹、号称十万的义军,经略阿不罕、防御使纳不刺不敢出战,收缩兵力,放弃了海城周边的一些县镇,以三千五六百人马死守州治海城。

    这样一来,孟九成的目的达到了,联军一万五六千人,又召义民两万相助,顺利抵达海城之下。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