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连胜(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倍增,“官军虽讨之,不能除也”。

    对于这种情况,孟九成早就有判断,并且一直在想方设法地予以解决。尽管现在还没有看到大的效果,但他已经比别人快了不止一步两步。就是到了转机的时候,也是他这里最能显现出来。

    孟九成本来想说出自己正设法走海路外部购粮的事情,但思索良久却没有透露。不说现在还没有商人来赚大钱,他还有担心其他义军眼红出海口,前来争夺、刀兵相向呢!

    且等到真的建立起外部购粮的通道,且等到红巾军的实力更强大的时候,再邀请他们来互市,用金钱来购粮吧!

    孟九成想到这里,便岔开了话题。他命人拿来地图,与霍仪、彭义斌、程福商议防区,以及互相配合、支援呼应等问题。

    海州将由萧英率兵镇守,而沂州和海州相连,还将成为根据地的西南屏障,西面的沂蒙山地又是刘二祖的地盘,为避免日后的冲突,有些问题是必须弄清楚的。

    “我军还是要防备南面,或者是向南拓展的。”彭义斌说出了自己的发展策略,以沂州为根据,南面便是金军占据的邳州,而邳州的后盾却是金朝的徐州行院,力量较强。

    其实,孟九成真的想过帮彭义斌攻打邳州。因为,他想得到大批的船只。

    邳州境内河流纵横,史载“郝定和霍仪,彭义斌破邳州堈子堌,得船数万艘”。虽然孟九成的分析认为,这些船都是江河上的小船,估计连舢板都算上,才能凑够这数万之数。

    但蚊子再小也是肉,若真是数万艘船,总不会连稍大点的都没有吧?再说,就算是小舢板,得到了也自有用处。

    打消孟九成这个念头的还是难度和时间问题,四面环水的邳州可不比其他城池,能把护城河的水排干,实施坑道爆破。而且,等打下滕、兖二州,孟九成估计时间所剩无几,自己非要赶回根据地坐镇,以应对北方出现的新形势。

    所以,孟九成听了彭义斌的想法,并没有承诺什么,只是答应在其军向南行动时,会从海州出兵配合,护卫其侧翼安全。

    而霍仪则代表着刘二祖的思路,如果滕、兖二州能攻下,他们的发展方向将是西和西北方向,也就是泰安、莱芜、单州等地。这与红巾军的发展是没有什么冲突的,也就不需要达成什么协议。

    当然,说是协议有些过于严谨了,只是双方比较粗疏的约定而已。毕竟谁也不敢保证日后的情况如何,但这却是一个好的开始,有着些许联盟的意味。

    对于孟九成并不如何重视占地拓土,甚至流露出北进的意图,霍仪和彭义斌多少有些迷惑不解。他们当然不会知道,孟九成已经料定他们不能坚持长久。不是被金军击败,便是被钱粮拖垮,等红巾军强大起来,那些地盘都是他的。

    眼看到了中午,孟九成便装起地主来,吩咐亲卫去买酒置菜,招待霍仪等人。

    等到酒足饭饱,几人坐下来闲聊了一会儿,库房那边便来了人,报告了统计数字。按照孟九成的提议,三家平分,自愿调剂,也不去计较战功的大小了。

    霍仪和彭义斌自然没有疑议,且表示了感谢。要真按战功,红巾军破城,自是首功,要得大头的。

    分赃完毕,霍仪和彭义斌便告辞而去,带人去运分配的物资粮草。

    送走几人,孟九成回到屋内,有亲兵铺纸磨墨,他开始给王忠峰、朱明、郑四安等人写信。

    虽然有历史资料作为行动的依据,但孟九成却不敢绝对相信,总要做好以防万一的准备。

    再有几个月,甚至一两个月,自己便可能与历史上的某些名人相遇了,以后还会更多,自己做好准备了吗?

    书信写完,孟九成在屋中踱步,思绪翻腾。

    霍仪、彭义斌,都是在历史上留下一笔的人物,虽然算不上特别的出名。但孟九成知道在心理上,自己已经迈过了一个小槛,把自己的位置摆得更正。

    对历史名人,可以尊敬,可以仰慕,但自己才是可能扭转乾坤的穿越者,而不是给历史名人打工的小弟。况且,他们不知道自己的最终目标,也不了解自己的雄心大志。

    至于那纵马横枪,号称“二十年梨花枪,天下无敌手”的巾帼英雄,孟九成倒是十分期待。

    到现在,红巾军虽不算特别强大,可在众多义军中也属上乘。这无疑是孟九成的资本,能直起腰与其他义军首领平等对话的底气。

    对,就是要直起腰。不管是杨小娘子,还是李大官人,见面时的区别不过是名声大小罢了。

    孟九成长长地吐出一口气,啪地推开了窗子,任由风直吹在脸上。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