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提供方便(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被金国招降——”

    “本官明白。”应纯之捋着胡子轻轻颌首,“不能拒之千里,还要给予方便和支持,且不能让人说是官方行为。嗯,这个限度,却还要多加思量。”

    ………….

    不管是真心接纳,还是暂时利用,应纯之经过考虑,并与幕僚商议,最终还是决定提供方便。

    刘佑和季先被第三次召见的时候,终于得到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应纯之给了通行文书,刘佑以后就可以不走海路,而是过淮河,在海州的灌云县与红巾军交接。

    同时,应纯之答应以市价售粮,数量为每月两千石,算是对红巾军忠义的褒奖。

    刘佑和季先走出州衙时,不禁都露出了笑容,神情言谈也放松下来。

    “总算不负孟将军所托啊!”刘佑长出了一口气,哈哈笑着。

    “过淮河,确比走海路顺遂多了。”季先附和了一句,又笑道:“然官人志在高远,又岂是贩粮赚钱那么简单?”

    刘佑轻轻摇头,说道:“赚钱还是要的,但却不能放在首位啦!孟将军才是志存高远,眼光独到。咱们结好于他,说不定能惠及后代子孙呢!”

    季先想了想,点头赞同,“官人所言极是。若论思路之巧,筹划之精,孟将军确是令人钦佩。时势造英雄,孟将军于此乱世,定然有一番大作为。”

    “时势造英雄啊!”刘佑似乎在慨叹,然后看着季先,语重心长地说道:“季兄弟,你也不是池中之物,也到了大展宏图的时候了。”

    季先苦笑了一下,说道:“某家虽有此心,然看朝廷的态度,却还要等下去。以后有没有机会,也是不好说啊!”

    说起来,季先也是个有野心、有能力的人。北地战乱,宋金形势脆弱,这给了很多人腾达而起的机会。

    仿红巾军之例,季先也想招徕义军归宋,从而获得功劳和官职。

    但从应纯之的三次召见来看,宋廷对于北人既疑且惧,对于义军的态度也不敢明朗。

    所以,季先要想走这条成功之路,也不是不行。而是要等到形势变化,宋廷有了明确的政策才行。

    “机会定是有的。”刘佑劝慰道:“先耐心等上一等。正可趁此多结交一些北地义军,形势若变,自可占得先机。”

    季先有些无奈地点了点头,说道:“官人可在宋地筹措,某家便去海州。粮货接洽之事办妥后,某想去西边走一走。”

    “西面义军有几支,实力较弱。季兄弟打着红巾军的名头,想必不会有人难为于你。”刘佑觉得这想法不错,西面的义军有很多支,经营手段自是不及红巾军,招徕也应该容易。

    季先突然呵呵一笑,说道:“官人不必担心某家,纵是大事不遂,某家去投孟将军,得个一官半职也不难吧?即便再退一步,某家就是贩粮行商,也能赚个不菲身家。”

    “季兄弟要行商,钱财方面尽管开口。”刘佑慷慨地做着表示。

    ………….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