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内政之思(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说“忠言逆耳”,可是皇帝从何判断哪些是忠言呢?

    每天有那么多人在他面前搬弄是非,一句谎言说十遍也就成了真话。皇帝也是人啊,他不是神人可以辨别出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

    而更多的被命运推上皇帝宝座的皇帝们又能如何呢?命运让他们当上了皇帝,太多的谎言粉饰了这个世界,让他们觉得自己的国家没有什么问题,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

    那个在荒年问灾民为什么不吃肉丸子的昏庸皇帝,被世人嘲笑了几百年,可是他真的错了吗?

    他能问这句话,说明他还很善良,换个皇帝甚至更不当回事,只要自己过的好就行了。

    平凡的人,拥有真挚的感情,真诚的朋友,真实的感觉,对于孟九成来说,这些都是还能拥有的宝贵的东西,等他达到更高的目标,哪怕并不是皇帝,或许也成为奢望了。

    所以,孟九成意识到即便是皇帝,即便是英明的皇帝,也未必能够治理好国家。

    毕竟,皇帝是一个人,不可能事必躬亲,不可能允毛蒜皮的事情都揽过来管理,他还是要依靠下面的官员。

    也就是说,靠英明的皇帝,是人治,漏洞难免;只有制度和法律,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国家的稳定。

    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法治,在现在也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法治。

    但却可以强调“以法治国”、“依法办事”的治国方式、制度及其运行机制,再逐渐由这种形式意义上的法治向实质意义上的法治逐渐过渡。

    而且,这种法治的思想并不需要独创,而是可以借鉴法家的思想,稍加改进便可以实行。

    不破不立,小破小立,大破大立。

    孟九成已经意识到目前或许是个好时机,打着兴利除弊的旗帜,面对着金军,乃至蒙军的压力,很多麻烦会迎刃而解。等到形成了习惯,建立了框架,日后想改也就是不是那么简单了。

    所以,现阶段虽然应该以军事为主,但法治和制度的建设也不应该放松。

    没有踏实任事的属下,内政的顺畅不过是一句空话,孟九成还没自大到一个人就能力挽狂澜。

    说实话,他现在把自己的作用定位于一面旗帜,一个稍显蹩脚的引路人。

    尽管现阶段还能借助于对历史知识的了解,而投机取巧。

    可等到历史偏离得太多,先知先觉终会消失,一个重新开始的篇章便需要一个团体或一个先进制度来谱写。

    这并不是很遥远的事情,就象将要与蒙军作战一样,孟九成必须未雨绸缪,以便在将来,可以使局势还处于掌控之中。

    尽管之前他也做了很多的工作,目前的内政也还能勉强支撑起军队,支撑起民众的温饱。但这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更大更多的努力。

    建政务学院;建军校;普及教育,最少要五年……

    太阳很大,天空很蓝,空气很新鲜,思路慢慢捋顺的孟九成心情在变好。

    ……………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