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宁王造反(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这卷书叫做《心学集注》,讲的是王阳明对于心学的看法观点论述以及他对于儒者应该如何修心养性的见解,而叶知秋更为感兴趣的是后者。

    “心若冰心,天塌不惊。”

    叶知秋差点以为自己看的是风云里的《冰心诀》,其实他看的是王阳明关于修心的见解,而这样的重复,更使得叶知秋对于王阳明的修行之法越发感兴趣。

    听到天宝的报告,他也是波澜不惊,不将这件事放在心上。

    “我知道了。”

    叶知秋点了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这件事。

    “大人您倒是不着急,陛下可是很兴奋,准备御驾亲征,那些大人都不同意,陛下便自己封了自己“奉天征讨威武大将军”,准备于后日出征!”

    天宝将自己得来的消息全部告诉了叶知秋。

    “既然陛下要出征,我作为国师自然是要跟随的,只是陛下自封自己大将军,还真是调皮的紧。”

    叶知秋摇了摇头,站起身来,准备去见少年皇帝了。

    一个皇帝,封自己大将军的,也真是罕见了。

    “大人,小的愿诛杀叛贼,建功立业!”

    天宝见叶知秋将要出行,立马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估计等我们去的时候,那位王大人应该已经平叛了。”

    叶知秋心里想着。

    王阳明绝对是用兵的高手,历史上他将宁王耍的团团转,对于人心的操控到了极致。为了对付宁王,他是诸多心计齐出,有野史传说王阳明先摆了个空城计,找来几个戏子扮成士兵,把假造的公文缝在衣服里,成心让宁王府的内线看见,宁王府捉到这几个戏子后,在其衣服内层发现了王阳明写给皇帝的密函:“已从两广和福建调兵16万,不日进攻南昌”,吓得朱宸濠浑身一哆嗦,随即王阳明又设了反间计。

    王阳明写信给朱宸濠的谋士,让他们劝宁王:“迅速离开南昌、去攻南京,配合我偷袭南昌”,于是,朱宸濠遂怀疑谋士通敌,不敢接受他们进攻南京的建议。十几天后,等朱宸濠醒悟过来时,王阳明已经集结了七八万兵力。

    两计之后,王阳明又设下调虎离山计,派一队人马佯攻南昌,然后遭遇朱宸濠大军,一阵猛攻后,假装败退,朱宸濠遂率大军追击,

    等叛军倾巢而出后,王阳明立派另一队人马突袭南昌,不用吹灰之力,就拿下朱宸濠老巢。

    而到了此时,王阳明再用攻心计。为收复南昌,朱宸濠决定与王阳明在鄱阳湖展开决战,王阳明下令制作了无数竹牌木牌,上书:宸濠叛逆,罪不容诛。协从人等,有手持此板,弃暗投明者,既往不咎。然后将这免死牌投入鄱阳湖中,叛军几乎人手一块,军心哗变,让朱宸濠仰天长叹:“好个王守仁,以我家事,何劳费心如此!”

    就这样,只用了短短一个月,一场危及江山社稷的叛乱,在王阳明谈笑之间灰飞烟灭。

    而等到正德皇帝御驾亲征到达江南时,宁王已经被王阳明给抓了。

    “真是用兵之天才!”

    叶知秋为王阳明贺,亦为少年皇帝贺。

    “只可惜宁王太废物了,朕还没动手,他就倒下了。”

    少年皇帝听着宁王已经被抓住了,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

    “要不陛下您让王阳明放了宁王,陛下您再将他抓回来?”

    一个太监腆着老脸笑眯眯说道。

    “你白痴啊。”

    叶知秋和少年皇帝同时骂道。

    少年皇帝挥了挥手,这个太监便永不重用了。

    他是爱玩,却不是白痴,还没愚蠢到这个地步。

    王阳明能迅速平乱,那是人家牛逼,这个老太监,尽会出馊主意。

    “如果没记错的话,宁王之乱不久,少年皇帝就溺水而亡了。”

    叶知秋看着骂别人白痴的少年皇帝,脑海中想了很多。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