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礼尚往来(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东西,个头大了,有点子不好藏。我们的仓库也堆得差不多,这个车皮子的货回来,怕是放不下。”

    “再去租个废子当暂放点,一定要保证东西完好无失。”

    关大先生慎重的交待。

    想了想又问:“这回弄出来的,损坏程度高不高?”

    晏淮南明白关大先生的意思,他皱着眉心:“有些完好,但有些怕是要修复一下才卖得动。”

    “店子里的师傅我都还放不得心,先运回来,我再探下常何两个的底,看能不能用。”

    关大先生话音一落,晏淮南看着他和蔼的笑脸,忽然就打了个冷颤。

    就在他吓一跳时,关大先生隔着镜片看了晏先生一眼,笑得倒真实亲切了:“这回也辛苦了,百乐门最近来了一批新人,有个歌女嗓子一等一的好,长得也漂亮,等晚上我们一起去听听。”

    晏先生一听到美人,眼睛一亮,哪还记得刚才的冷颤。等出了办公室,他若有所思的看办公室门一眼。

    晏先生虽说是文化人,可他实际学的是祖上传的那套盗墓倒腾文物的本事儿,后来读了书,又去西洋留学镀了金,借着外国大学毕业的名头进了学校教书。可教书能有几个钱?他又爱美人,对学生动手动脚,最后碰到了硬茬子,只好辞职从津卫转到南边来做古玩的掌眼先生。某个宴席上恰巧同关大先生坐了一桌,他卖弄学识,又有装文化学者清高的习惯,倒是得了关大先生相信,聘他来长盛作事。虽说晏淮南爱美色,可才识也确实是有的,关大先生又大方,慢慢的觉着晏淮南可用,便一直请着他,这都二十年的时间了,晏淮南自然的被关大先生晓得了底细, 信得过他,也就渐渐成了关大先生的心腹。

    做古玩这行,尤其身家大的,手里都养着人,像关大先生手里养的就是铲地皮儿三支,早年倒是管得严,见好就收,基本也就在省城掏洞子,也就十一年前,关大先生忽然转了性子,三支队都派了出去全国的挖啊找。

    晏淮南再看渐远的办公室门一眼:这几年关大先生为么子有意无意的叫人尽在陕安那里钻山打洞?那里的墓是不少,可到底是哪点吸引着他呢?况且陕安那头的土夫子不少,跑到人家地盘抢食是个大麻烦不说,隔得远,货还很不好运。

    想不明白,晏先生便甩头把这问题丢到脑后去了。万山要去打劫孙家的船,他可得去看着点子,到时候要把这些货掌了眼才能往回运的,假得厉害的,莫得价值就该一路顺水丢了。

    何洛不晓得省城的风云在慢慢搅动着,随着大环境,大局势的变化将会变得严峻,他白天做事,下工就去蹲守扈老十和范十九爷,然而两个像说好了似的没了踪影。

    何洛也去车站看过,车站的重大伤人事件报纸上都登出来的,轰动一时,这都过了几天,随便找个卖包子的大娘提一嘴都能听到她津津有味的重复当时的情景。就是每个人说得不一样,也不够完整详细,演变出好几个版本,搞得何洛都不晓得要相信哪个。

    他再一次看着车水马龙繁华热闹的省城,有种被隔离的茫然无力感。

    就在何洛发呆的时候,他的一举一动都叫人看在眼里。

    扈老十看着粗犷,但粗中有细的很,发现范十爷的违和处就上了心。孟长老把慧巧放在他身边中,除了叫他带人,怕也有让慧巧监视他的意思,所以这个事他没说出来,只背地喊了兄弟喝酒,借着上茅厕的机会交待了自己几个信得过的手下分成了三路,一路去盯着范十九,一路则去打听小二金,一路则盯上了何洛。

    同业工会那处小仓库虽然废旧又偏僻,但离着大路不算得太远,来来往往的,江湖人真有心要打听,总能想办法,扈老十就是真心想打听的那个人。

    他手下倒莫有讲假话,扈老十确实是出去了。去了湘西。

    湘西地头很乱,土匪也多,最有特色的就苗人。

    苗族内部支系繁多,有白苗、花苗、青苗、黑苗、红苗之分,主要以衣着的颜色相区分,散处山谷聚而成寨。,湘西的苗族以红苗为主,也有少数的黑苗,说的话也复杂些,除了湘西方言,因为接临黔贵,又说黔东方言,最后还有川黔滇方言。

    扈老十年轻的时候跟着师父来过麻阳,他这会子,是想来麻阳找师父当年的一位故人,这故人,是位苗族老太太,别看人不打眼,可他师父说过,那位滕咒阿婆最擅蛊。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