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手段(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下动乱,流贼遍地,满清军队肆虐,还有南涝北旱,民不聊生,朕心甚忧……”

    皇帝的这个开场白,让所有人的心中都一咯噔,说得这么严重,皇帝的决心好像难以动摇了。毕竟宫内衙门再苦,难道能苦过天下动乱,社稷之安危?

    “……各处全都急需用钱,可国库空虚,内库也已无钱可用。朕也是被逼得没有办法了,只能想着法子开源节流。别得朕一时半会不好说,但是宫里这方面,还是可以马上动起来的。能省则省,省出一点钱是一点钱,你们应当能体谅朕的心情。要是有可能,朕又岂会不要脸面,你们说是不是?”

    主忧臣辱,皇帝这么一说,这些掌印太监便站不住了,纷纷跪下请罪。一时之间,心中计划着的诉苦,也没法说出口了。

    崇祯皇帝任由他们跪着,还在感慨着道:“等朝廷渡过了难关,等朕想到了赚钱的法子,却又不是和民争利,以后宫里有钱了,朕就不用再如此节衣缩食了。如今天下百姓苦矣,宫里也勒紧裤腰带过上一阵,不管怎么样,也算是朕和朕之子民同甘共苦了。朕的意思,你们明白了没有?”

    这种情况下,谁敢有异议。底下这些太监,都是会察言观色地主,看到名义上富有四海的皇上说得如此悲情,让他们情以何堪?

    于是,不少太监都开始表态了,都说自己没用,让皇上为难,还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对此,崇祯皇帝也不阻止,让他们哭了会之后,他才说道:“各监各衙门的人手,都列个名单上来,非必要的人手都减了吧,朕要看到具体的明细,明白么?”

    他已经说得非常明白了,要是有人还诉苦,呈上的名单没能裁撤几个人的话,那就是不体谅圣心,回头在皇帝心中会落个什么印象,就可想而知了!

    这些掌印太监都知道这点,这个时候,也只有表态,一定会遵旨执行。

    在后世,有人曾说崇祯朝的时候,宫内有十万宫女内侍,以此来攻击崇祯皇帝。

    不管怎么样,十万人在紫禁城的话,还挤得下不?

    如今崇祯皇帝做出这个裁撤举措,给出明细,回头多少能预防下这方面的流言蜚语。

    “陛下,不知道裁撤掉的宫女内侍的安排,是怎么样一个章程?”王德化作为宫内第一监,也就是司礼监掌印太监,不得不开口问道。

    崇祯皇帝一听,当即淡淡地说道:“就按宫中章程办事即可,能回家的回家,不能回家的,就安排去宫外庄子里做些活计养活自己。至于回家者的赏银和皇庄中干活的本钱,等锦衣卫那边查抄完毕,还是能挤一部分出来的。”

    原锦衣卫官员的查抄还没有结果,但不管怎么样,肯定有一笔现银的,用这些来安置宫内裁撤的人手,应该是够的。

    这里面有个诀窍,就是先通过非正式渠道宣布一个坏消息,等所有人都悲观的时候,再及时给他们一个好消息,要好过坏消息和好消息一起宣布,能引得更多的感激。

    就如同此时,哪怕是这些掌印太监听了,都不由得面露感激之色,齐声赞起皇帝的仁慈!

    ()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