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9 一口老血吐了出来(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司似乎也有不轨之心。因此,秦良玉希望朝廷能加强云南这边的军力,震慑那些土司!

    另外,秦良玉根据沐王府的消息,也有向崇祯皇帝提及,洞吾之前吞并大明的疆土,如今其国内在休养生息,似乎有越来越强之势。秦良玉担心,回头洞吾又会来继续侵占大明疆土!

    对此,崇祯皇帝暂时没有办法。如今主要的精力还在辽东,最重要的是国内抗灾上面。也亏了西北和西南的敌人不强,目前的军力已经能对付,要不然就有得头疼了。

    不过只要国内理顺了,革新的措施做到位,兴修水利有了成效,推广番薯有了收获,那么大明综合国力的爆发起来,回头再一一锤爆他们,那应该没有一点问题!

    因此,崇祯皇帝给三边总督郑崇俭和云南沐王府去圣旨,让他们以稳为主,在不让局势恶化的前提下进行行动。不能太冒进,导致失误让局势恶化的事,不能去做。

    崇祯皇帝在忙这些事情的时候,他派出的天使也已经到达了山海关。

    洪承畴接了旨意,不由得很是意外,而后就是大喜。

    卢象升是个有本事的人,这一点,他之前在勤王亊的时候共事过,是有亲身体会的。可是,他怎么都没想到,卢象升去当了保定总督才两年不到吧,竟然就能渡海光复了辽东旅顺,且重新夺回了制海权。如此一来,以后辽东的局势,比起天启年间都要好不少了!

    洪承畴当然明白,以前毛文龙在东江的时候,那是缺吃少穿,就东江的战力,压根对建虏没有多少威胁力。只能靠逃去东江的辽东汉人的消息,知道建虏薄弱的时候去骚扰一下。

    可如今,卢象升亲自坐镇旅顺,按照他的了解,皇上绝对会大力支持,如此一来,战力肯定非毛文龙那个时候的战力可比。一想起辽东建虏以后被明军两面挟制,洪承畴就忍不住心情很好了。

    他来当这个蓟辽总督,说实话,压力还是很大的。手中没有嫡系军队不说,建虏对宁锦的明军也是了解,该怎么打仗,这是个问题。更为重要的是,洪承畴心里明白,崇祯皇帝让他来当这个蓟辽总督,绝对不会只满足于守住目前的城池而已。

    由此,他接任蓟辽总督之后,就开始收拢军心,用他长袖善舞的官场手段,让各部将领能真心听他号令,一如他在陕西时所做的那样。

    洪承畴明白,要想实现这个目的,一个最好的方法是不断地打胜仗。

    在陕西的时候,因为对手是各地反贼,他的手段就很好实现。毕竟边军的实力要比各地多如牛毛的反贼强大得多。就那样,他一场一场的胜仗打下来,也就获得了秦地边军的认可,让那些将领能真正为他所用。

    可是如今,他要面对的敌人是辽东建虏,想要通过打胜仗凝聚人心……

    想到这里,洪承畴就觉得肩膀上的担子实在太重。不过皇上派人传来的这个消息不错,旅顺大捷,至少是对建虏的一次打击,虽然不是自己亲自指挥,却也能鼓舞关宁这边军心。

    这么想着,他便立刻派出信使,通告宁锦各地,有关旅顺大捷的消息。

    同时,旅顺大捷的这个事情,也让洪承畴有了一种紧迫感。不管怎么样,他也要有成绩才可以。最终,柿子捡软的捏,洪承畴的目光,转向了草原上。

    辽东建虏目前不好打,但辽东建虏的狗腿子,倒是可以动一动吧?

    他在想着这些的时候,自然也派了人去找祖大寿,让他撤军回来了。图谋草原的战事,少不了祖大寿所部参与。

    与此同时,代善八百里加急的奏章也已经到了盛京。

    对皇太极来说,他觉得派出了代善领军,而且是两万大清精锐,又有天佑军的火炮助阵,区区旅顺,应该是水到渠成地拿下才对。

    因此,他听到八百里加急奏章到了的时候,心中松了口气。代善看来知道之前八百里加急的影响并不好,所以就又来一个八百里加急来禀告大捷,这样盛京的百姓就不会再对八百里加急有什么不好的猜测了。

    然而,当他看到信使的脸色时,就知道不对了。

    匆忙浏览了一遍奏章之后,皇太极怒极,当场就掀了他的御案。

    “尚可喜这个狗奴才,竟然把朕好不容易凑起来的水师全给败完了,该死,该死,该死!”

    “朝鲜人对朕旨意阳奉阴违,还真以为朕不知道!如今在打仗的时候,竟然都敢暗自捣乱,真当朕不会发怒么?”

    “代善这个蠢货,枉费朕对他的信任,竟然如此无能!”

    “……”

    崇政殿内的内侍宫女,还有黄马褂的侍卫,全都敛声屏气,就怕皇太极把怒火发泄到他们身上。与此同时,他们心中也非常吃惊。看皇太极这意思,好像是朝鲜人捣鬼,让代善所部打了个大败仗?

    可是,什么样的败仗,能让皇上如此大发雷霆呢?

    确实,要是一般败仗的话,皇太极不至于如此大发雷霆。至少多尔衮的天津之战,损失了三万人马,他都是想着去掩盖,甚至都没有处置多尔衮等人。

    旅顺之战,如果只是打不下来,他也不至于如此大发脾气。

    皇太极之所以发这么大的火,是因为他对大清水师寄予了非常高的期望。就想着断了旅顺明军的退路,还要渡海到明国去劫掠明国沿海,去抢漕运粮食。如此一来,大清因为没有晋商的困境,也能走出来。

    可是,旅顺一战,水师竟然是全军覆没。不……不是,比全军覆没还要让皇太极愤怒。

    那么大规模的水师,竟然连迎战都没敢迎战,直接就溃了。不但溃了,还把那么多的战船都留给了明国水师。大清原本家当就没多少,都是精打细算的,如今竟然都送给了明军。

    一想到这,皇太极就感觉胸闷得很,想起大清的困境比起之前,要更为困难了,顿时,“噗”地一声,一口老血吐了出来。

    ()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