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3 一代枭雄(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陛下……”

    乱七八糟的喊声,响成了一片。声音传到殿外,殿外的女人也纷纷跟着喊了起来。

    这一次,皇太极没有再晕过去,而是脸色异常地红,看看凑到他床前的一张张脸,他发现全都看不清楚,好像有好几个豪格,好几个多尔衮,好几个岳托……

    皇太极明白,自己真得要死了!这时,什么江山社稷,他都不在乎了,他的脑海中,只有海兰珠的身影。他立刻想起了海蓝被布木布泰的暗算,也已经病重。

    顿时,他又急了起来,虽然感觉身体已经不受控制,可他还是努力抬起手,指着外面,用尽力气说道:“把……把庄……妃……给……”

    话还没说完,他的手就一下掉了下去,头一歪,一代枭雄,就这么走了。

    在原本的历史上,皇太极要在明年才会在昏迷中见阎王,也因此没有留下任何遗言。不过在这个位面上,好歹在死前说出了几个字。

    他本来是想说,把庄妃给杀了,免得祸害海兰珠,只是这话没说完。

    御医诊断后,悲呼一声:皇上驾崩……

    豪格听到,第一个扑了过去,一把抱住了皇太极的尸体,淘淘大哭了起来,哭得大殿顶上的灰尘都往下落。不过,好像没什么眼泪。

    殿内殿外,所有人几乎都哭了,不过大部分人,都是没有眼泪,在干嚎。

    豪格哭了一会之后,站起来宣布道:“诸位,父皇驾崩,国不可一日无主,我是父皇唯一成年皇子,不日继承大统,相信朕能带我大清……”

    这么不要脸的话说出来,谁有耐心能听完,顿时,一堆人就喷开了。

    就见多铎第一个站起来喝道:“皇上刚死,你就跳出来要皇位,是不是就盼着皇上早点死了?看看你,呵呵,一点眼泪都没有!”

    阿济格其实也是一个有野心的人,在原本的历史上,他羡慕多尔衮,也要求封他为叔王,被拒绝后不甘心,在多尔衮死后,就学多尔衮要当摄政王,结果被幽禁夺爵赐死。

    此时,他也跳出来说道:“我们大清又不是汉人,谁说一定要儿子继承大统的?”

    多尔衮在这种时候,当然不会韬光隐晦,也跟着表态道:“皇上并没有遗言谁来继承皇位,那就按我大清祖制,八王议政可也!在皇上病重期间,不也是有旨意,让我等共议国政!”

    ……

    反正一人一个说法,都是按自己有利的方面说。如此一来,谁能服谁?谁也不服谁!

    就在皇太极尸体还没冷的情况下,就在他的尸体边上,建虏的这些个亲王,就开始为了皇位吵了起来。

    而殿外的那些妃子,也担心自己的命运,虽然不参与争夺皇位的吵架,可哭哭啼啼地,也就难免了。

    盛京城内的皇宫,这一下就热闹了。

    病重中的海兰珠,听到说皇太极死了,一下也没撑住,就比皇太极晚了一会,也死了。不过她的死,压根就没有在皇宫引起任何波澜,谁也不关心。

    有关皇位的争夺,肯定不是嘴巴吵吵就能吵出一个结果来的。于是,就有人去调兵了。

    但是,在场的这些建虏亲王,除了多尔衮和阿济格没有兵之外,其他人都是掌握有实权,是有兵的。于是,各自带兵,剑拔弩张,盛京城内,从皇太极一死,就立刻充满了危险的气息。

    总得来说,这领兵对峙的,是以豪格为首的一边和多铎为首的一边;如此一来,另外掌握有实权兵力的岳托,就显得举足轻重了。

    但是,岳托却是谁也不帮,面对两派的拉拢,他只是声明,如今当务之急,是要隐瞒皇太极的死讯,先把他爹代善接回来,等明军撤走了再说。国难当头,大清内部绝对不能乱!

    他的这个观点,最终获得了多尔衮的认可。阿济格见自己没有兵权,争夺起来肯定没有好处,便也附和了岳托的话。

    豪格和多铎见了,最终也不得不同意了。

    盛京城内,全城戒严。和明国皇帝交换人质的事情,立刻执行。

    他们不知道,皇太极死得那会,崇祯皇帝就通过多尔衮身上的甲级窃听种子知道了。一开始的时候,崇祯皇帝还在自己心中祝福他们,打起来,快打起来!

    不过让他失望的是,这群建虏最终还是没有打起来!

    在知道建虏商量出了结果,要先交换代善之后,崇祯皇帝便有了决定,等事情完成,就高调回京,甚至连夜不收的动静,也要小一些,让建虏感觉没有了外部压力再说。

    他相信,只要建虏感觉没有了外部压力,肯定会为了皇位争夺起来。如今这个位面上,多尔衮可是没有兵权的,他应该也当不了摄政王。那就先看戏,看建虏怎么内讧。最好是打起来,把自己打残了,然后自己就能领兵光复辽东,相信那样就更容易做到事半功倍!

    豪格,多铎,岳托,这是三方势力,呵呵,可不要让朕失望了啊!崇祯皇帝的心情很好,心中如此想着。

    大明崇祯十五年十月三日,就在金州城外,就一百来人,护送着陈绍宗的母亲,押着耿继茂,运来了耿仲明的遗体。崇祯皇帝看着眼前风烛残年,好像随时会死的代善,笑着说道:“朕说话算话,你可以回去了。多余的话,朕就不说了,朕能抓你们一次,也能再抓一次,敢背叛大明的反贼,都不会有好下场的!”

    感受到崇祯皇帝的自信,代善不知道为什么就立刻想起了猫戏老鼠这个词。

    他对崇祯皇帝也没什么话好说,放狠话,不现实,只是争一口气,他都心灰意冷的,这么一大把年纪,压根就没了年轻时候的意气之争。

    相比于他,那三千建虏军卒,却是兴高采烈的,明显比代善要有生气多了,个个都在庆幸自己竟然还真能回去。

    而陈绍宗本人,则比他们更要激动,远远地望见那百来人队伍时,就抑制不住心情,向崇祯皇帝奏明一下,就立刻飞驰而去。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