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1 两策对之(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铎没想到自己气急之下射出的一箭,不但没有射中目标,反而是鼓舞了明军的士气,打击了己方的士气,顿时,气得他的脑门青筋都冒出来了。

    他身边护卫的白甲兵中的神箭手,为了挽回面子,也立刻摘弓搭箭,想要射杀那名锦衣卫校尉。可是,那名锦衣卫校尉已经传旨完毕,手握战利品,拍马而回。后续射过去的箭支,都追赶不上,力竭之后就掉落在地,仿佛是在给那名锦衣卫校尉送行一般。

    “喔……”大明骠骑营这边,看到这个情况,几乎就不用指挥,将士们都发出了如雷的嘲笑声,嗤笑建虏的不自量力!

    拍马而回的锦衣卫校尉,到达御前之后,翻身下马,向崇祯皇帝缴旨,并献上那支箭道:“属下顺势缴获奴酋铁箭一支,献于陛下!”

    “哈哈……”崇祯皇帝看到刚才这一幕,心中也是格外开心,哈哈大笑起来。

    笑完之后,他便一挥手说道:“此箭既是你缴获的,朕就赏赐于你,留着做个纪念吧!”

    “属下遵旨!”锦衣卫校尉一听,变成了御赐之物,心中也是非常高兴,当即大声回奏道。

    在辽东战事胜利回去之后,他就把这箭给供到了家里,每次逢年过节,好友来访,他都会炫耀一番,提提当年之勇。当然,这是后话,略过不提了。

    再说崇祯皇帝看了一会建虏大营之后,便一勒缰绳,调转马头道:“走,回去!”

    听到这话,贺人龙不由得奇怪了,连忙问道:“陛下,不打一次么?”

    “打一次干什么?”崇祯皇帝听了,当即淡淡地说道,“建虏现在还有点实力,又鼓着劲在严阵以待。就耗着好了,耗到他们没粮而不得不逃的时候,就是我军追杀的时候。”

    “末将受教了!”贺人龙一听,心服口服的回应道。

    其实,崇祯皇帝这个话,基本上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也要防着建虏出什么阴谋诡计而逃回去。这个,就是要考验双方主帅的斗智斗勇。

    这一点,崇祯皇帝心中很明白,不过,他并不在意,心中想着:不好意思,朕有金手指,根本就不需要斗智斗勇,只需要见招拆招就可以了!

    回到耀州驿之后,明军这边,该吃吃,该喝喝,都没有多少变化。崇祯皇帝这边,则召开军议,让手下各路将领讨论,看他们每个人在如今这种情况下,就如何留下更多的建虏,能想出什么招来?至于他自己,则一边听着他们建言献策,一边在关注窃听系统所反馈回来的消息。

    建虏大营这边,明国皇帝领军退去,但是,多铎却是心事重重,也在召开军议。

    一万多步军,不管怎么样,都不能丢给明军。可是,要想安全撤回海州,却又是一个极难的事情,并没有人有好办法。

    而从海州带来的粮草物资有限,大敌当前,也不敢节约着吃,这每天消耗的粮食,很快就能减底,绝对不能一直拖下去,那是等不到援军赶到的。

    无计可施之下,就有建虏头目火了,三七二十一,不管不顾地嚷开了。

    “他娘的,和明军拼了算了!”

    “对,和明军拼了,我领军直取明国皇帝,搞不定还能杀了那狗皇帝!”

    “……”

    听着这些言论,多铎还是有理智的,并没有和这些手下一样冲动。此时的他,已经有点后悔,就觉得应该听多尔衮的话,大意之下跑来耀州驿,遭遇了如今这种打,打不过,退,不好退的为难处境。

    想到这个,他也想起了多尔衮交代的其他事情,万般无奈之下,多铎便转头看向缩在角落里,沉默不语的宁完我道:“你可有什么计策?”

    一直以来,大清战无不胜,以武横扫一切,因此,多铎对于汉人的阴谋诡计,那是不屑一顾的。可是如今,武力已经不能解决当下的困难,多铎不得不寻求他一向看不起,觉得弱小的汉官的帮助了。

    多铎问起,宁完我不敢不回。而且这个事情,也是关系到他自己的,因此,他便马上把他考虑好的想法说出来道:“殿下,下官觉得,为今之计,有两策可用。下官还在斟酌,不知道哪条计策更佳!”

    一听他竟然有两条计策可用,多铎不由得心中一喜,连忙追问道:“哪两条计策,快快说来?”

    其他建虏头目听到对话,一个个都是有点诧异,纷纷瞪着宁完我,全都是洗耳恭听的样子。

    “第一条计策……”宁完我伸出一个手指,对多铎说道,“我军步骑结合,分成几个部分,轮次掩护后退,直到撤回海州。如此一来,当避免退军途中被明军追杀而大败。”

    听到这条计策,多铎眉头一皱,心中并不认可。全军阻挡明军,他都感受到压力。如果再把不到三万的军队分成几个部分,轮次掩护阻击明军五万人马的话,那就更是不能挡吧?

    如果换成以前的大清军队,那士气高昂,战力强悍之下,说不定是可以的。但是如今,大清连续损兵折将,虽然没有伤及根本,但是,也绝对不能承担再多的伤亡。更何况,如今战力最强悍,殿后能和明军一战的,还是满洲族人。而每死一个族人,那都是损失到心疼的。

    这么想着,他便一挥手,冷了脸继续问道:“那第二条计策呢?”

    宁完我看到多铎的脸色,也不敢再伸手指了,有点战战兢兢地回答道:“第二条计策,就是我军于夜色之下抽调精锐,先行撤退埋伏。等天色一明,再大张旗鼓地撤退,引发明军追击。下官料明军必会抢功,更是想把我军歼灭在海州之外,因此明军之追击,必定不会防备我军之埋伏。到时候,伏军突然杀出,定能杀明军一个措手不及,大胜之余,我军再退,明军为免第二次吃亏,定会小心翼翼,如此我军便能安然撤回海州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