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为君之道(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他非常清楚,自己若是跑去申岐之地,肯定会引起赵偃猜忌,那时恐怕连申岐之地都难以保全。

    王权,代表着至高无上,有时候仅仅是一封诏书,就能让手握重兵的将领俯首。

    哪怕赵嘉与廉颇二人,都在赵国有很大威望,想要反抗王权,也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至于赵嘉的安危,廉颇倒并没有太大担心。

    他知道。

    赵偃如今只剩下赵嘉这么一个儿子,纵然心存猜忌,也不会真要了赵嘉性命。

    对于如今的廉颇而言,也只能逃入魏国了。

    “果不出公子所料啊!”

    为首那名黑衣人闻言,却是深深叹了口气。

    他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郑重递给了廉颇,说道:“公子早就料到,上将军不会随吾等返回申岐之地。”

    “这是公子的亲笔书信。”

    廉颇接过书信,看完里面的内容以后,脸上复杂之色更浓。

    “既然公子放不下老夫,尔等就当做老夫护卫,随老夫一同入魏吧。”

    “只希望,以后真有机会重返赵国!”

    众多黑衣人,都是赵嘉这些年培养的心腹死士。

    黑衣人首领,除了派出一位手下返回申岐之地,向赵嘉传达此地消息以外。

    其余众人,都陪伴在廉颇身旁,护其周全。

    申岐之地,都邑中阳,平岐君府。

    庭院内,赵嘉、芈芙并排坐在大青石上。

    不远处,桑叶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摇曳着,地面的影子也随风而动。

    “此番,君上遣人相邀上将军入申岐之地,定会让申岐之地实力大增。”

    “那时,恐怕就连太子都不能拿君上如何了。”

    “只希望,君上能够早日接政儿返回申岐之地。”

    芈芙虽乃楚国公主,却也知道廉颇事迹,晓得廉颇在赵国名望之高,无人能及。

    她非常单纯的想着,如果赵嘉能够得到廉颇相助,必能成就大业。

    赵嘉将芈芙揽入怀中,却是轻声说道:“廉颇将军,不会来申岐之地。”

    芈芙闻言,笑容不由僵在了脸上。

    她侧着脑袋,满脸疑惑的问道:“君上不是与上将军关系莫逆么,如今上将军走投无路,又有君上派人前去相邀,彼又怎会不来?”

    赵嘉叹道:“芙儿难道以为,上将军来到申岐之地,对我而言乃好事?”

    芈芙惊讶的问道:“难道不是?”

    赵嘉摇了摇头,松开揽住芈芙的右臂,从大青石上站了起来,走到了桑树下面。

    “父亲继承王位,已成事实,宗室以及满朝文武,全都没有异议。”

    “彼向来对我忌惮万分,若上将军不来申岐之地,父亲尚且能够容忍。”

    “若上将军前来,以吾王子身份,再辅以上将军之威望,父亲恐怕会寝食难安。”

    “那时,父亲为了消除隐患,必然会打申岐之地主意。”

    “我们,要么真的起兵叛乱,要么逃入其余各国,要么只能听从诏令,舍弃申岐之地,前往邯郸成为笼中之鸟。”

    “上将军正是洞悉了这些,才不会前来申岐之地。”

    芈芙闻言,不由俏脸煞白。

    直到此时,她才猛然发现,自己以前想事情有些太过简单了。

    哪怕她只是一介女流,也知道想要凭借申岐之地实力,根本没有叛乱的资格。

    更何况,正统的号召力无比强大。

    赵嘉若贸然起兵叛乱,麾下绝对会有许多将士叛变,经营多年名声亦会毁于一旦。

    那个时候,等待赵嘉的下场,绝不会太好。

    “既如此,君上为何还要派人去接上将军?”

    赵嘉叹道:“为全师徒之谊耳!”

    赵嘉摘下了一片桑叶,将其高高仍在空中,桑叶顿时旋转着朝地面落去。

    看着那缓缓落向地面的桑叶,赵嘉神情有些复杂。

    如今的赵嘉,早已不是当年的那个热血少年,反而由于久居高位,城府变深了许多。

    此前,他知晓历史上赵偃对廉颇所做之事以后,还觉得赵偃乃昏庸君主。

    现在,他却有了另一番感受。

    扪心自问,假如赵嘉继承了王位,手下有廉颇这么位功高震主,掌握军政大权的臣子,又会怎么做?

    思来想去,赵嘉惊恐地发现,自己居然也会选择与赵偃那般,乱扣罪名、夺其权、削其爵。

    甚至,还可能会做得更绝。

    君王心中所想,终究与常人不同,首先乃是王权的稳固,其次才是国家的强大。

    包括这次,赵嘉也并非真心邀请廉颇入申岐之地。

    否则,赵嘉有许多种方法能够打动廉颇,令其改变主意来到申岐之地。

    可惜的是,赵嘉并没有那么做。

    如今的廉颇,对赵嘉而言,除了那偌大的名声以外,根本没有了任何利用价值。

    相反,正是因为廉颇那诺大的名声,反而会引起赵偃的极大猜忌,继而给如今的申岐之地带来祸端。

    “现在,我麾下武有王翦、司马尚、苏默,文有李斯、范增,暂时并不缺人。”

    赵嘉并未坚决的邀请廉颇入申岐之地,还有另一个原因。

    那就是,赵嘉想要打磨廉颇这头猛虎。

    如今的廉颇,锋芒太甚而不知收敛,纵然是赵嘉继承王位,也不会允许麾下有这么一位臣子。

    更何况,这样的臣子,以前还是自己老师。

    赵嘉比任何人都知道,廉颇此番入魏,并没有得到魏王重用,反而被闲置在大梁,郁郁不得志。

    大梁的经历,可谓是让廉颇尝尽了人生百态

    只有经历过万般挫折以后,廉颇才会懂得收敛爪牙,才会懂得权利从何而来。

    那个时候,才是启用廉颇之时。

    赵嘉如此做,并非因为冷血无情。

    处于帝王家之人,想要成就大业,除了任人以贤外,还要学会制衡,学会打压。

    做什么事情都是脑袋发热,那样最多只能为将为帅,而不能为王。

    赵嘉,是注定要成为王的男人,自然要学会为王之道。

    “或许有那么一天,当人们对赵偃失望攒够以后,才是廉颇名声有用之时。”

    赵嘉又摘了一片桑叶,用力将其捏得粉碎。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