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腊月事多人心浮(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任晚秋在她离京第三天,突然心疾发作,差点掉死,神尼救活了她。

    宋箬溪盯着神尼两个字,皱眉,师父为什么会进京?是去看她吗?可惜她来登瀛城了,与师父缘悭一面。不知道师父会不会来登瀛城看她?路途遥远,师父年事已高,不适合长途跋涉,她与师父是再无相见之日,叹了口气,接着往下看。

    左太师的六子左冬年的嫡妻难产过世了,城中许多人在走门路想把家中女儿嫁给他当继室,这其中就有宋箬溪的大伯宋绎,他想把宋箬洁嫁过去。

    男的是鳏夫,女的是望门寡,挺相配的,只是宋绎已无官职,白丁一个想要攀上太师府,是不是有些痴心妄想?

    姜衍定亲了。

    蒋艳儿跟人私奔了,下落不明。

    最后,周思仪再三叮嘱,要她以后一定要写信去赫国,不准断了联系。

    宋箬溪是愿意和周思仪多联系的,可是一想到陈陌,就觉得头痛,长吁短叹了一会,坐在书案边写回信。给纪芸的信,自是报喜不报忧,处处都好,公公好,婆婆好,夫君好,兄嫂好,弟弟妹妹皆好。给周思仪的信,就写了一下这一路上的风土人情。

    收到信,让宋箬溪的心情舒畅了许多。

    初七的早上,昭平县主特意过来探望宋箬溪,“明天是腊月初八,要举行大祭,本来你身子没有养好,不该让你这么辛苦的,可是,这是疏华和你成亲后的第一次大祭,疏华在外面,赶不回来是没办法的事,你是嫡子媳,明天的大祭,就要辛苦你了。”

    “母亲请放心,毓娴身体已无大碍。”宋箬溪已从欧阳氏口中知道大祭的事,既然已是邺家妇,她没打算推卸这个责任,昭平县主能过来这一趟,是一种关心,也是一种态度。

    午后,宋箬溪闲着无事,就帮着剥栗子,只是蚕娘等人一不注意,她就把剥好的生栗子往嘴巴里塞,就和小孩子一般,弄得欧阳氏又是好笑又是好恼,道:“少夫人和少城主一样,都这般的嘴馋淘气。”

    宋箬溪把栗子嚼碎,吞咽下去,道:“栗子能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多吃有好处。”

    “少夫人少吃点生栗子,要不然等会就吃不下桂花栗子羹了。”蚕娘道。

    宋箬溪把手中的生栗子放进碗里,拍拍手,“留着肚子吃桂花栗子羹。”

    用过晚饭后,蚕娘、香草和巧儿就在院子的小厨房里,洗米洗豆子。香朵领着巧桃和两个小侍女把去红枣的核去掉,把莲子的芯摘了,还把坏的、样子不好看的挑出来。欧阳氏在苑中大厨房和小厨房来回跑,小厨房是给苑中人吃的,大厨房里的腊八粥明早送去城外寺院供奉。

    香绣和青荷留在房里伺候宋箬溪歇下,也去小厨房帮忙,等把煮粥的用料置备好,就升火熬粥,先大火煮沸,再小火熬炖,在五更前要把粥给熬好。

    天没亮,宋箬溪就被香绣给唤醒了,吃过腊八粥,换上代表她身份的正红色金线滚边绣百福宽袖大袄,挽着高髻,两边各插三枝七宝如意簪,髻正中是点翠凤凰展翅金步摇,三串流苏垂下,水滴状的红宝石落在眉间,髻后是赤金镶红宝石蝴蝶压发,耳边是金丝垂珠耳坠。

    宋箬溪这身打扮富贵庄重,非常适合大祭这种场合,可惜不太适合她的年龄,显得老了几岁。

    蜡祭除了祭祀祖宗,还要祭庄稼神、田神、窝棚神、井神、禽兽神等,宋箬溪有欧阳氏和周嬷嬷的帮衬,并没有太辛苦,到了祭祀的时间,邺繁和昭平县主站在案台前,邺疏华不在家,跟在邺繁后面的是邺孝安,宋箬溪跟在昭平县主身后,在她身后是潘灵娟。

    邺繁是不称帝的君主,祭祀时献上了整只的牛、羊、猪。以宋箬溪的力气,根本不可能一人端起摆着牛的祭案,就象是乳牛,那也有几十斤重。抬祭案的是四个大力气的小子,只是象征性的用手托着祭案。

    祭案从潘灵娟的手中移到宋箬溪的手上时,四个小子好象有些力尽,祭案往前倾,撞在了宋箬溪手腕上的金镯,发出了一声闷响。宋箬溪的目光飞过地扫过四人,眼神阴冷,这些人敢在祭祀上搞鬼,就别怪她心狠,她要学邺繁杀鸡给猴看。

    祭案从宋箬溪手中顺利的移交到昭平县主手上,昭平县主听到那声闷响,怒火中烧,冷冷地看了四人一眼。

    ------题外话------

    注:没想到,七月的第一天就得了一张月票!我激动的老泪纵横!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