贰回 青山翠壑琼花摇 阴阳墓中忘年交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页

    厥初由阀阅,吾志在林泉。

    为舜不无地,睎颜尽有天。

    鱼虫犹可佛,鸡犬皆登仙。

    顾我非六六,荷天良拳拳。

    幼时气宇壮,长日文彩鲜。

    琴剑微暖席,江湖动经年。

    异乎三子撰,契彼五家禅。

    既已出洙泗,从而师偓佺。

    肩依洪崖右,道在灵运前。

    所得既天秘,与交又国贤。

    可图大药资,以办买山钱。

    东访鼎湖浪,西寻苍梧烟。

    一寸百炼刚,半生双行缠。

    簪绅非无欲,鱼鸟从所便。

    逸兴五湖阔,虚名四海传。

    饱餐青精饭,细读黄石编。

    顷自七闽出,放焉迷市廛。

    红尘刺人眼,名利交相煎。

    富贵已尝鼎,云霄当著鞭。

    蹉跎度青春,迟暮即华颠。

    且有安期枣,与夫泰华莲。

    高陵易为谷,沧海俄成田。

    光景亦倏忽,物华随变迁。

    仰天时一笑,顾影长自怜。

    紫府何冥邈,青鸾何沉绵。

    蓬莱云渺渺,小有月娟娟。

    策足青霞路,收功牙芽铅。

    上以游太虚,下以穷九渊。

    辇毂气所王,湖山乐无边。

    飘然复何往,此去如蜕蝉。

    上回情节繁冗,不再复说。只言次日晨分,天色已然晴朗,罗京南部一崔崔大山突兀显出,此山位处竹林南部沿界,约莫百丈高下,峻峨迭环,林壑尤美,且四面山梁嘉木环合,寂寥无人,碧草葱郁,峰回路转,琼花瑶露,争妍斗艳。数簇乔松如泼靛。又是那红拂拂,锦巢榴;绿依依,绣墩草。青茸茸,碧砂兰;攸荡荡,临溪水。山野处真是个:

    松竹年年秀,奇花日日新。

    丛中那花馨凄迷,若是沁入人之鼻翼,心神定能为之清新通彻。而山顶则寸草不生,冠岩丹石如龙狮而立,岩石之间多生鸟兽巢穴。山下回环流淌一条水溪,潺潺脆耳,如鸣佩环,水性清洌,银光乍明,光鲜见底,好似一张铺地明镜,泛着金湛湛,银漫漫的光辉,粼粼漾动,别样清丽。溪水外又分布数条细细草径,如龙蛇笔走,拐弯抹角,纵撺交错,十分特异。

    山嘴边有一荒僻山涧,此涧位于青山腰中,涧旁树影擎天,稀稀迷迷,阳光如斑,布满山地。涧外立有几棵苍劲古柏,昂然翠松,茂密藤萝,竟将幽涧隐蔽而起。且此处空气澄净,山中略见几只青鸟,迹无大兽。涧内一股灵气清泉从石壁缝际中澜澜流出,借着暖光,整口山涧石壁上斑斓地辉映着数道金色柔纹,灵气在山涧周围飘荡着,煞是净心。

    在涧中的一方青石上,一位玉面蜂腰,七尺身长的少年正虚弱地躺于上方。这位少年便是青松,此时的他身处的箭伤已然开始发作,而且射来的双箭尖上都涂抹剧毒,想必青松中了两种深寒巨毒,全身似乎冰寒彻体,连同呼吸喘气都在轻颤,恐若不及时治愈,三日之内便会毒发五脏六腑爆破而亡。又见石方之傍,坐有一位发绾道髻,面容慈和,仙骨鹤发,身袭一清月苍松长白袍的老者。长者的左手处捧有一件白羽扇,右握一枚葫芦,后侧则立着二名黄袍童子,右童子手中捧着一套针灸三十六根银针,左童子则手捧一匾盛药木盒。

    白袍老者轻捋白须,目光炯炯,轻笑一声,伸手将青松右手臂抬高,顺着伤臂手按入腕脉,白袍老者暗下凝气,通入青松的脉搏深处之中。长者已把脉半柱香时分,不禁叹气一声,皱起老眉,方才慈和的面容上已多了一份冷肃。

    “箭毒已至胃与心处。唉,这孩子的命怕是要枯竭了。”白袍老者轻吁一口凉气,轻缓地将脱下青松的袖袂来。只见那青松的右臂上有一道尺许长的血痕,血痕间有一块正溃发腐化的血肉创口,如核桃般大小,内中肉色已呈紫黑色,四下黒青斑纹交错纵横,蔓延至右臂中的各个脉络穴道。老者连忙凝动真气,通入青松手臂上的血口之中,一股强浑浓郁的真气涌入,似汩汩细流一般流向各个络脉,洗刷着各个脉髓,愈要把络脉中的毒素逼迫出体内。

    约莫也有摸牌时光,青松体中突起一阵血气翻腾,一股浊血疾涌出口,随后便觉体内通畅,面盈佳气。青松当下悠转而醒,身旁的白袍老者朗笑一阵,轻拍打着青松的胸口。

    “师父……”青松沙哑地开口一道。

    “徒儿莫要多言,你足上的毒口为师还未帮你解去,你安静些罢!”老者淡然说道。旋即转头接过右童子手里的那套针灸银针,早取出三枚细如蛛丝,只三寸长的针子,一头扎进了青松的右臂还天穴处,又两针扎入青松的右腿“中封”,“昆仑”二穴中。

    白袍老者轻轻用手旋转着银针,使银针针尖扎入肉泥中。正当针尖入肉,便开始冒腾一缕细细白烟,青松咬紧牙关,松弛肉筋,慢闭双目,正待疗效。

    又顷,白袍老者疾将手中的葫芦盖撤出,从内倒出一枚金色丹丸,忽将那枚金色丹药捣碎,化为一抹略带腥臭的末子,再将末子轻轻地敷在青松腿上的创口。

    白发老者接撕下一块白色长条将青松的右腿捆裹好,即长者撤下身上的白袍覆在青松的身上,捋须淡然说道:“徒儿,好生修养片刻罢!汝身处的创口此时还未及完全愈合。”听了白袍老者的叮嘱,青松哼声答应,随即气沉丹田,静心地盘膝闭目运息。

    此时的青松心中正幕幕回放着罗京城遇劫的场面,仍然历历在目,如何也挥之不散,令得心中杂念纷呈,平添一股言不出苦楚,但如今尚在修气凝神,不得分出心念思索旁外事,青松只好紧紧按捺悲气,静心入定。白袍老者也不作一声,只是淡淡一声慈笑。对这唯一的弟子,长者也想该对他严厉教管,可从小骄纵惯养,一时若将他严加管理起来,并不能称心。

    白袍老者冷冷忖道:“唉,这小徒四处为祸,何时才能真正长大见识些啊!”旋即摇晃几个头,信步地走出山涧,身后的俩仙童也紧随老者其后。

    ※※※※※

    玉兔高悬,林中虫鸣鸟语,欢畅生趣。

    青松已起身穿上白袍便服,持上佩剑,一道烟行出山涧,朝外方山地行去,忽地眼前一亮,欣然喊道:“师尊......”原来那白发长者正然负手立在山地的一方青石上,望着山脚下那一波波犹如泼了青墨松涛篁林,不禁长谓一声,道:“光阴迅速,自此已有七年矣!此是你我师徒七年后的第一次相会,当初你小子自以为修行‘青瞳’与‘胜天’二大剑技绝学,已称得上二流剑手,然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你当日不听为师规劝,执意在莱州创立那青瞳剑阁,你离开之时至今已然整整七年!我知晓你贪爱风景名迹,竟弃剑阁而不顾,去游历天下山水,正是少年之浮躁闲散心,肚中净是无情的肠子。不思念为师,亦不思念剑阁同僚,这不可恶乎?”白发长者并未转身,仍定睛负手望那山脚。青松闻师尊之言,既悔又恼,不敢言语,忽地唉声一叹,才道:“师父,七年时光,不知我江夏仙门香氲还旺否?你道我不思念,其实我思念得紧,童年那些记事,那些师恩教诲,我如何敢忘却!”

    那白发长者乃是江夏七大散仙(剑仙)之一,抵过六道三界九劫,唤号为:灵宿子。如今寿已至三百七十载,青松则是灵宿剑仙唯一的亲传弟子。那灵宿剑仙闻青松之言,怅然片刻,才开口道:“仙门已然犹在,只是我仙门大祖随缘剑尊不知下去何方世界,数路散修同门也弃门外出,说是游历化缘,却不知了下落,我行动不便,无能寻觅,奈何奈何也?”

    青松闻言亦怅然若失,即顿叹声道:“师父,你已有七年未传我剑技心诀,可否今日便传受以我。‘青瞳’,‘胜天’二剑诀共计三十六剑式已然被我修至圆满之境,您老人家就再传我新剑诀心法罢?”

    正说话间,剑仙徒然一叹道:“莫不是你先天命脉虚阳,须以剑诀剑技锻修你其筋脉,阔大其丹田之容积,为师本不想过早传你剑诀的,但为破除你先天之疾,只好在你儿提之时传你二诀,令你今日后好生修炼罢了。”

    一听剑仙之言,青松有了几分恼怒,但也不发作起来,只好是拱手行礼告辞道:“那师父,徒儿先回涧中盘运真气去也。”

    说罢,青松抚摩着正隐间发痛的胸口,拔步行入山涧中去。而剑仙一看徒弟告辞,自己仍然负手注目着身下的那片犹如泼上青墨的竹林。

    此间,二童子莫桑,莫离正从山梁中迈步而来,分立于剑仙身畔左右。

    中牌时分不觉之中流逝,那山涧内的一条青衣小影正持着一口青色长剑,跳跃闪动,那身手矫健得如若一只通背灵猴。其时,青色引动“青瞳”剑诀中第十式“火树银花”,倏忽剑尖之中喷射出一道烈火红舌,化作一道红光弧线,波向了涧壁上,轰隆一声涧壁顷时仿佛震荡了一下,青松疾反手纳剑入鞘,青色的剑气忽在他周身萦绕些许,后缓而消逝。青松步伐退开了三大步。一个下午时分的修剑,青松果然剑技成长不少,为了使得灵宿剑仙对自己这个亲传弟子刮目而看,为了能修炼师门祖上的升仙剑诀,青松定要勤修以前二诀的剑法。紧接青松展用碎影风步身法,快愈奔电,在山涧中来回跃跳,甚是矫健。

    青松一式“胜天”剑诀中的“金玉一刺”匹练展去,剑锋撕裂空气,发生“虎虎”之声,剑身一半立时亮出了一层蒙蒙金光,而另一半剑身则亮出一层蒙蒙白玉光,光泽透亮,明灭可见。二者光芒随后融为一体,剑速道道称奇,十分凛练霸道。青松腾舞着剑气,朵朵如碗大的剑花飞向涧壁上,“澎”地一声无数石屑从顶上震落,顶面掀起一片石灰之尘。青松微微一笑,拂袖将头上正飘下的飞灰一一抖去些许。

    ※※※※※※※

    剑影缤纷,青光迷离,俱辉映于在那山涧壁面上。山涧内一处石墩,青松正挥舞长剑,将一招招剑势挥劲展出,看官你道青松是使哪几招剑势,乃是劈、刺、点、撩、崩、截、抹、穿、挑、提、绞、扫十二种技能。只看一股股破风的的啸声虎虎响来。经这一夜来的修剑,青松也当领悟剑道不少——“以静致躁,方阴阳八卦六象交轮。以真元输入剑身之中,取敌人之首级,当求之于速度,若取敌人之四肢百骸,当要以剑术先攻。”青松手内的长剑剑尖正划着一盘阴阳八卦之形,自剑脊至剑尖中迸射出两枚拇指大小的黑白光球,疾疾弹射至石壁之上。轰然一波暴响,引震得整座山涧微微颤动,土石纷纷抖落,如下暴雨,青松身形趋前一敬,推出一掌力道,反退至石墩之上。

    “剑技与道悟的确是令我成长了不少,不过唯一不足的是每每使招时都会耗去大数真气!此乃一大坏处,不知怎应付得好?”青松长叹一声,索然将长剑纳鞘,面色一沉,眉宇之间多了一股冷然之气。自身的丹田之中的真气的确储备不足。不过如何才能大方开发丹田?青松当下皱眉唏嘘。只见青松的双瞳闪跃出一道浓郁的青芒,他心忖一定要开发自己如今的丹田,这样才能拼力修剑练技,灵宿剑仙方能对自己这亲传剑徒刮目对待。青松正时双掌紧握,嘀嗒一声汗珠沿着手心划落而下。回想起童年时与剑仙手把手地教剑的诸多趣事。青松而后长索一阵,盘膝坐于一方青石中,闭目运气而起。不久之后,青松疲惫地酣睡去,梦至一处,全是自己童年时在剑阁修剑的景况,面上仍自挂着一抹温和的笑容。殊不知人生之中,唯是童真可遭遇不可永存,日益成熟的生命,回首望望,最是童年,少年时期淡忘不了。

    ※※※※※※

    青山,暮色西沉,倦鸟返林。

    灵宿剑仙负手立于断崖之上,闭目念想......片刻顿睁出双目,俯瞰崖下四处,一片翻滚墨色的竹林,竹林的尽头一轮即落的金乌正挂于山尖,别样绚丽。灵宿剑仙身后的二名仙童恭和道:“禀告真人,应当回去罢,青松已然在涧内盘坐休睡哩。”剑仙一挥银扇,顿道:“好罢,倒要看看近日他成长了多少呢。”剑仙脚下顿然盘浮出一朵仙云,仙云表面光泽间散发着银霞宝光,剑仙双脚一蹭,便乘云飘逸而去,后者的二名仙童也纵上剑仙的仙云上,一行之人便乘云驾雾消逝于青山半空。半息时刻,那朵仙云已然闪入涧外,剑仙与二名白袍仙童纷纷跃然而下,半空悬浮的那朵仙云忽地消散成一缕轻气,化为虚无。灵宿剑仙一拂白扇,微微轻笑,信步迈入涧中,而后二名仙童随之行入。见青松于一方石上盘膝运气,剑仙面上温和,仰面一道:“歇了罢,徒儿,为师愿为你开发丹田尽力一助,成不成便看你造化哩。”“什么!”青松闻剑仙的话,便乍然睁开双眼,望向灵宿剑仙道。剑仙微微一笑,稍向青松点了点头。“真的?”青松再次惊奋,一把便起身挺立,眼瞳中闪出一道热烈的光芒。随后,青松对灵宿剑仙大笑,实地兴奋,后方的二名仙童则霍然轻喝一声,扬出手来,二件仙阶物宝突自在二者的掌中,俱泛发蒙蒙凌光。青松紧握腰口中的剑柄,面上凛然一副自信,“只要丹田一开发,再炼其尚未定型的筋骨,我便能修炼仙门的升仙剑诀!”青松的双眸中散出一抹红芒,他渴望已久的事想就即要成真了,而灵宿剑仙也微露笑容,朗声洪亮一道:“莫离,莫桑,将仙宝祭出来罢。”

    只见其后的两名仙童齐而应声,口中念得几句启宝法诀,掌中的仙物便悬空飘出。两道蒙蒙光芒直冲顶上。一只碧玉散水瓷瓶与一双玉对如意悬在山涧的空中,两件仙宝表面泛发奇异的宝光珠气,登时照亮整座山涧。青松心间为之一颤,不禁为这两件仙阶法宝心动青睐。

    一名修炼剑道的修士须有一仙阶之物,方可以来辅助其自身修行,从而可在修仙路途上少走些许弯路歧路,有甚者未成就散仙之道人,有了柄仙阶飞剑辅助,自身的修炼便可匹敌一名剑仙。而如今九州大地,仙阶法宝甚为稀有,只要在一方强大的上古仙门或仙府,极魔府地,方才有少数的仙阶法器。(一般的极魔府地中的法宝大多些内中充斥血煞之魂,里储藏之戾气寒煞若是稍不小心开发出来便可将一名剑仙的三生魂魄吞噬。一名散修必要花上数年岁月光年,炼化了这些充斥暴虐血煞的法宝,方才可由你所使。)

    正时,灵宿剑仙屈出手指,浪涛般于身前虚幻地描画,四下一缕缕灵气迅疾地结聚在剑仙的食指之中,剑仙复将指头一扬,立时出现一方乳白色小剑虚影,忽地虚影中两缕青光一射,凝结化成一团凌火,弹指而出,疾如电掣,凌火幻化成一条雪白长虹射入青松的丹田之处,青松霍地暴突双目,啊呀一声叫出,感觉一股凌白色的混暴之气深入青松的各处奇经八脉之中,不停游走,直通入丹田七海间,一丝丝乳白气体流注丹田,令得青松丹田真气一顿暴涨。青松咬牙怒叫着,体内的真气在其丹田处不断璇动汇聚,一热茶工夫,青松丹田“轰”地一顿爆响,丹田瞬眼间迸裂开出,青松“啊”地一阵痛呻过后,顿觉体内真气储量反暴增数倍,显然丹田竟如此被开发出来,乃是原丹田体积的三五倍。青松骇然失色,额面上汗水沥沥,后不久便呈出一片欣然之色,因他知晓他总算可修炼升仙剑诀了。灵宿剑仙即朗笑一阵,悠然道:“此下徒儿应要狂喜罢,为师已将你的丹田顺利开发,但升仙剑诀入修之条件当是极为苛刻,汝等的骨骼脉络还未完整定型,恐今后修仙之途你会更加险难许多,今后定要好好强化己身。”青松听言,随即喜色一沉,道:“今后修仙一途,徒儿会更为强化自身,已到骨脉定格的。”剑仙嗯了一声,随后转身背负双手,颤然道:“其实若要短时光内定内体质骨脉,也并非是件困事,为师倒存有一处妙方,可试上一试,洗髓你的筋络,徒儿你可需要?”青松闻言立身一颤,登时说不出语言来,许久方才轻声道:“弟子......为了能修仙.......为了能成为像师尊一样的剑仙,我恳愿师尊赐予我仙方。”

    “好,既你修仙之意已决,为师现传你一处洗髓仙方。”顿了几顿,又道:“你且附耳过来,为师方传予你。”青松欣喜,一时手忙脚也乱去,缓缓才迈步到剑仙身前,附上耳朵贴近剑仙的嘴畔。随时剑仙便将仙方统统念及了青松。“记好了吗?”剑仙念完,道。青松笑了笑,答应了一声,复将剑仙传来的仙方于心内念读了几番,方才一阵朗笑。“仙方中的草物须你等亲自去山间,谷地或河流中采摘,每株草的年份应当是四十岁月左右的,方才可炼就丹药,你可明白?”灵宿剑仙叮嘱道。“徒儿明白。”青松欣然地应了声,转身便疾步行出山涧,按着山道,先沿上山尖高处。

    剑仙仍然负手而立,面上的三千白须随风飘动,煞是清逸。那苍老的双瞳极有一种深邃的期怀,泛发炯光异彩。侧里的二名仙童则不应一声,默然站立,而悬于半空的二件仙宝顿咻地一声自行收入仙童的怀袍之中。涧内上方的白色光华逐渐消散而去。子时之间,山中漆黑阴暗,青松的修为上乘,已然真力通泰,眼力颇为明锐厉害,倒也能看清四下三丈内的光景。正时青松已从山下一条溪水石畔摘到一株四十八年份的结灵草,天色已是深沉,阴森一片,虫鸣断续,草木幽深。青松乘着熹微的月色,凝动真力,御剑向山上而去,步入山涧内,见剑仙与仙童竟不知所踪去也,摇晃了晃脑袋,心感些须疲倦,只好一人盘膝闭目,练气入境,直至明日晨时......

    ※※※※※※

    翌日,青山。

    青鸟飞出栖树,往北空掠上,天幕澄净,好一片雅秀风光,尽是于山底树林。

    山中幽涧,一股清泉从壁面上溢流而出,山涧内一方石块上,一位玉面少年仍自盘膝运转,丹田内滚滚真气犹如无尽之源,在迅涌地漩流着。而石块下方一寻处,则立有三道人影,分别乃是灵宿剑仙与二名白袍仙童。昨日的采药令青松只获得一株的收益,那便是那株四十八年份的结灵草,而灵宿剑仙传予的仙方上仍需有八株四十年份以上的草药,也当是两株龙骨朵,三株天明果,一株青气疗草,两株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下一页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