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市局重案五组 第88章 敲闷棍的凶手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页

    碎尸案的侦破,其中的案发过程让邵东在感慨之余,也不由得长出了一口气,这起案件是邵东调来市局侦办的第一起恶性案件,市局乃至省厅都非常重视,郭副局长曾立下军令状,不破此案就地辞职,现在将案件顺利破获,对于以侦破重案为己任的五组来说,算是开了个好头。

    对于邵东来说,他不喜欢基层干警那种千篇一律的工作,当警察就要办大案,敢于面对挑战。

    对于社会上很多有钱人来说,无法理解邵东这种追求,领着微薄的薪水,却要每日加班,破不完的刑事案件,面对凶穷极恶的歹徒,很多时候都有生命危险,就连警队内也有很多这种牢骚

    虽说邵东年龄不大,但是在警察这个职业来说,也算是个有一定经验的老刑警了,邵东经常对王博说:我只是棚户区农民的孩子,没有关系没有路子,靠自己的努力成就梦想,这辈子没想过升官发财,我只不过时刻提醒自己,不忘初心。

    每个人在童年都有过梦想,长大了要做警察、老师、科学家、航空员等等,长大后,很多人把梦想埋在心底,只是偶尔怀念一下儿时曾经的那份天真,又有多少人能不忘初心。

    …

    上午,郭副局长打来电话,让邵东去他办公室一趟。

    邵东敲了两下门,威严的声音传来“进!”

    邵东开门进去,笔直站在郭副局长办公桌前,“郭局,您找我有什么事吗?”

    “来,大东,先坐下,慢慢聊。抽一支?”郭副局长拿起桌上的烟盒递给邵东接着说道:“这个碎尸案,我是顶着巨大的压力,交给你五组,你没给我丢脸,很快的破获了案件。我没看错你!”郭副局长缓缓说道。

    邵东笑了笑,“郭局,谢谢你的肯定。”

    “叫你来,不是专门表扬你的,还有任务交给你,你先看看吧。”郭副局长拿出一个厚厚的档案袋,交给了邵东。“不急,你慢慢看,看完我们讨论一下。”

    邵东开始翻看卷宗,一共有三十多起案件,作案手段简单粗暴——打闷棍。

    凶手先是盯梢路人,确定合适的抢劫对象,然后在行人稀少的隐蔽路段,用铁棍、砖头等凶器从背后突然袭击,砸人后脑,是死是活听天由命,然后翻遍全身将所有值钱的东西带走。

    这种采取打闷棍作案的方式对社会危害非常大,

    第一:机会非常多,整个城市到处都是行人,凶手可以随时作案,而且这种作案手法耗时非常短,下手顺利的话几十秒就可以完成,打倒后洗劫完毕,起身就跑。等到有人发现报案,民警赶来,凶手早就跑的踪影全无。

    第二:市民即便有所警惕,也是防不胜防。如果凶手从正面抢劫,遇到身体强壮的男子,还有反抗的可能。但打闷棍是偷袭,目标就是后脑,被劫者根本来不及反应就被打晕或者直接打死。

    第三:打闷棍的致死致伤极高。大家都知道后脑很脆弱,后脑脑干所在部位直接连接脊椎,脊椎神经支配人类运动。在现代各项搏击运动中都不允许击打后脑,因为后脑遭受重击,会对脑干造成破坏,造成晕厥,瘫痪或死亡。凶手下手时就算控制力道,一棍下去也很容易造成严重颅脑损伤,即便不死也是重度脑震荡甚至成为植物人。这比遭遇持刀抢劫,被捅一刀还可怕。

    这种作案手法不属于涉枪涉暴力的重大刑事案件,但是社会危害及为巨大,很容易大面积造成民众的不安恐慌的心理。

    郭副局长介绍道:“案件的时间从5月初到9月底连续发生,打死打伤多名无辜路人,现在已经造成全市人人自危,很多学校害怕承担责任,都停课了。你有什么看法可以说说。”

    邵东边看边说:“郭局,这种案子有个共同点,就是排查比较困难,因为难以缩小排查范围。”

    邵东和郭副局长针对这些案子聊了很久,谈到作案动机,两人都认为从几个目标群体入手,第一就是生活困难的下岗工人,90年代中旬,c市按照国家的政策,开始对国有企业进行精简裁员,就是大众口中所称的“下岗”,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增多,是经济发展多年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的综合反映,也造就了一大批找不到工作,吃不上饭的人群。当时很多单位都给下岗工人一定的金钱补助,这些单位的工人就可以吃几年的老本,而有些单位效益差,根本没有多余的钱分配给下岗工人,于是这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下一页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