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七十章 自我意识的奥秘(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态。脑干还可以正常工作,各个器官也在正常工作,但就是没办法醒来。

    科学家们暂时没有办法用活人进行实验,实验个体大都是那些阿猫、阿狗或者从人造子宫中克隆出来的猴子,但也能很大一部分说明问题了!

    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波滋曼自我意识”学说中的一部分假设,很可能是正确的!

    “人真正的自我意识,有可能是一连串的量子纠缠态,只能将它们整体跃迁到电脑上,却没有办法强行读取、复制。”

    “一旦复制,读取里边的具体信息,量子纠缠态就会被破坏,波函数坍缩,随机数变成了一个定值!”

    看到这里,“砰”地一声,张远非常兴奋的敲了一下桌子。

    即便人类还是不能够理解这项技术的具体原理,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被解决了。

    也即,前后的“我”是否一致的问题。

    如果只是量子的整体跃迁,而不是平白复制一个记忆体,或者说并非“杀死旧的我,形成新的我”之类的恐怖说法,那么……相信很多人还是能够接受这一门新技术的。

    这仅仅只是第一个突破点。

    第二个突破,普通的电脑没有办法承载上传后的意识,所以需要使用一种利用神经网络构架的生物计算机,再加上某种特殊的量子混沌算法。

    使用了生物计算机以及混沌算法后,人类根本没办法知道里边到底在计算些什么,也就保证了意识的“不可读取性质”。

    “生物计算机……”张远皱着眉头,又一个难题出现了。

    “如果一定要使用生物计算机……我们想要仿制,难度很高啊。”

    生物计算机和光子计算机是两条不同的方向。生物计算机其主要原材料是生物工程技术产生的蛋白质分子,并以此作为生物芯片。

    生物计算机能够携带的,不管有排列数据,还有折叠数据,所以能够携带极为巨量的数据。

    最关键的是,它它不像电子计算机那样,芯片损坏后无法自动修复,具有自我修复能力。就像人体一样,如果损伤的部位不大,会自我修复。

    人类没有大力发展的原因是……因为其实现的难度过大,单个门元件实现复杂的生物逻辑通路实在太难了,远不如光子芯片来的简单实在。

    他微微叹了一口气:“不过,有一台外星生物计算机作为借鉴,应该会有一些突破点吧。”

    “哎,难点还有很多啊……”

    看完这份报告后,他很快就起身前往unreal虚幻实验室。这份资料实在是太过劲爆了,由不得不上心!

    急匆匆地赶到实验室门口,山本教授已经站在外边等待,仿佛预料到了张远的到来。

    “自我意识,很可能是依托于记忆的一种算法!量子算法!”山本也不墨迹,开门见山地说出了目前最大的研究成果,又带领张远参观了最新的研究进展。

    “算法?”张远疑惑道。

    “是啊,很可能!”山本的一张老脸通红,显得很兴奋。

    困扰无数前人的哲学问题,竟然莫名转化成了一个可以求解的科学问题。一想到这座以往难以想象的大山有可能被攻克,简直激动地浑身颤抖。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