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感言(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项商品的平衡表。

    物资供销机构编制10000项商品的平衡表。

    国家物资供应局和各部委编制数万项商品平衡表。

    第三章,劳动力分配。

    第四章,投资计划。

    第五章,技术发展目标。

    第六章,进出口目标。

    第七章财政预算。

    综上所述,基本上这一套体系还是非常严格的。

    至于苏联的经济体系为什么没有超越美国,原因有很多,第一是体系太复杂,基础太差,基层人员的素质又不够,苏联的底子可比美国差多了;

    第二是没有及时货币化,长期以物换物导致的剪刀差,导致大量不劳而获的利益阶级的产生,**相当严重。

    第三,盟友没有美国厉害,还与中国交恶,出征阿富汗的重大战略失误;

    第四是重视重工业,忽视轻工业,这只能说是制定计划的领导的锅,而不是计划经济的锅。计划经济体系,领导的能力非常重要。

    第五,科技爆炸时期,计划比不上变化。自由经济在这种情况下发展地快,计划经济仅仅只是稳。

    (以上全为个人观点!)

    我当初设定这一套经济体系的时候认为,如果在一个互联网时代,通过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进行全局规划,毫无疑问能够加快政府沟通的效率,规避很多缺点。

    在苏联时代,没有互联网吃了大亏,领导开会,一开开一天,效率无比低下。

    没有大数据,只能靠基层人员统计,错误率极高。

    还有就是,我觉得可以放开部分计划,特别是一些娱乐产业、轻工业等等,用于自由竞争。这一些零零散散的东西,没有必要完全计划起来。

    在这种想法下,于是便有了书中那一套设定的由来,特别是在一个生产力远远大于需求的时代,计划还是很有必要的……

    好啦,书中的设定暂时就说这么多!

    说起来,一卷结束,明天是想要请假的一天的。可是过年嘛,过几天又要请假一段时间,所以有点儿不好意思……

    看看手中的存稿有点儿见底,下一卷的情节又还在思考当中……so,请假半天,明天暂时一更吧!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