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房遗爱(看了觉得冷汗)>(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俗质直。文字取则印度。微有缯绢服饰毡褐。断无巾货用金钱银钱小铜钱。王其国人也。勇而寡略好自称伐。国无纲纪法不整肃”文辞优美的《大唐西域记》就是由辩机执笔撰写的(玄奘译)他是玄奘和尚亲自挑选的九名译经大德之一佛门俊秀谦谦君子很多年以后他仍被高僧道宣在书中再三提及。辩机与高阳断绝来往专心译经他本可成为一代高僧可是一个潜入弘福寺的小偷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小偷偷走了高阳送给辩机的“金宝神枕”小偷又落入了官府的手中这种珍贵的皇家之物很快被精明干练的官员查出了来龙去脉皇帝震怒了一个出家和尚胆敢钩搭皇帝的女儿、宰相的儿媳简直不把皇家的威严放在眼里辩机死得极为痛苦他被腰斩于长安鲜血流了满地高阳身边的十余位奴婢都以知情不报在狱中被处死高阳挽救不了任何一个人的生命因为唐太宗禁止他们夫妻再进皇宫。仅仅半年时间唐太宗就驾崩了高阳公主“帝崩无哀容”也许是唐太宗为了给了大臣一个交代深深地伤害了高阳让高阳从此抬不起头来。

    高阳公主的兄长李治继位了新皇有意讨好妹妹解除了有关禁令。高阳公主没了父亲的压制越胡作非为。唐太宗在位的时候房遗爱的哥哥房遗直因为是房家长子得以官拜银青光禄大夫。房遗直谦恭守礼曾主动要将银青光禄大夫让给弟弟房遗爱但唐太宗不答应。高阳公主对丈夫的哥哥总有一种心有不甘的乖戾曾在父亲面前诬陷房遗直谋反唐太宗当然不会把她的话当回事“帝痛让主”。

    唐高宗继位后因为分家导致的财产纠纷使高阳公主作出了十分愚蠢的举动居然让人向朝庭诬告房遗直对自己无礼企图夺掉房遗直的封爵把房遗直逼得走投无路。高阳公主本身情人不少“又浮屠智勖迎占祸福惠弘能视鬼道士李晃高医皆私侍主”她按理没有必要与一个男人这样过不去也许是她曾想把丈夫的哥哥变成裙下之臣但素有清誉的房遗直不敢消受这样的皇家尤物才使公主变得十分恼怒。朝臣对公主无礼这是身败名裂的罪名房遗直终于展开了绝地反击拉开了永徽年间的悲剧大幕。“遗直亦言遗爱及主罪云:‘罪盈恶稔恐累臣私门’”房遗直在史料上是个正人君子诗书传家如果不是弟弟、弟媳作恶太多、逼人太甚他也不会主动与弟弟、弟媳为敌。他揭高阳公主与房遗爱企图谋反房遗直幼稚的冲动不仅断送了弟弟全家也断送了自己难以割舍的政治生命。长孙无忌主审此案当朝国舅顺利执行了筹措已久的谋划那就是诛杀吴王李恪。他软硬兼施让房遗爱承认自己参与了谋反然后供出同谋中还有吴王李恪。

    二月的料峭寒风中三位大唐驸马房遗爱、薛万彻、柴令武被当街斩高阳公主的叔叔荆王李元景、高阳公主的三哥吴王李恪、高阳公主、巴陵公主都在家中自尽“惟丹阳公主已经身殁无容议及”“遗直以父功特宥之除名为庶人停玄龄配享”。无论高阳公主如何胡作非为如何失意惆怅吴王李恪都没有着意疏远她因为和妹妹的关系他被牵连丧命至死他都是高阳眼中的高贵和深情。

    高阳公主的两个儿子被流放到岭南史料上没有提及他们以后的下落但是两个孤儿最大的可能就是埋骨他乡。李恪的后代也被流放到岭南总算有儿子战胜了岭南的毒虫瘴气等到了平反昭雪的那一天。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李恪的孙子李祎进攻石堡城时的一番豪言壮语至今打动人心“人臣之节岂惮艰险?必期众寡不敌吾则以死继之。苟利国家此身何惜?”

    一个任性的大唐公主牵连了众多的皇族贵戚如果她不是硬要和房遗直决一死战众多皇亲国戚的结局不至于如此悲惨毕竟长孙无忌真正想对付的只是吴王李恪。高阳公主有天仙般的美丽有数以亿万的豪富却只有十二岁的头脑和心智偏偏她被父亲和哥哥宠得不知天高地厚如同盲人骑瞎马夜过悬崖边为亲人酿造了无法挽回的悲剧。唐朝风气开放公主有情人私侍并无大不了的严重不幸的是一个小偷把她的私情拖进了大唐臣民的极度关注中李世民无法遮掩为了维护大国风化就让女儿的情人死得万分痛苦高阳受到了强烈的刺激产生了绝望的报复她更加恣意妄为、胡作非为最终招来了惊天**。挑战宫廷的生存法则是一种以卵击石的弱智她搭上了自己的性命也搭上了至亲至爱的性命。纵观她父亲李世民波澜壮阔的一生可以推断她有红杏出墙的基因也有喜欢冒险的基因这对于她父亲李世民来说是痴情之外的风流是勇往直前的战斗对她来说却是妇德之外不甘寂寞的淫荡行事不计后果的愚蠢她把自己和亲人都送到了敌人手中。她太看重自己的灵与肉太忽略世俗的算与谋她没有活到3o岁她也求不到“若得山花插满头”只有无人探望的孤坟成为她最后的归宿。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