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水车的作用(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达,一下就从椅子上站起身来,激动地看着下面的那个佃农,不敢置信地向他问道:“你说的这可都是真的?”

    “回老爷的话,”佃农弯腰低首,恭敬地向公孙文达说道:“小人所言句句属实,新东家的那个水车确实可以汲取深井中的井水来进行灌溉,出水的速度一点也不比河,渠之内所用的普通水车逊色。平常只需一人,一牛,便可持续不断地取水溉田,端是方便。”

    “当时就连三原的县丞老爷都亲自去了,小人看得清清楚楚,县丞老爷对那水车也是一直都赞不绝口。”佃农怕公孙武达不信,便将李知德也给搬了出来。

    “知德?”公孙文达点了点头,知他的这个小舅子也定是得了什么信儿,才会到场。挥手示意那佃农下去,对他说道:“去财房支取五百文钱,你便回去吧。”

    “是,老爷,谢谢老爷厚赐。”佃农嬉眉笑脸地拱手施礼,缓缓退出门外。

    “啊义,你去为老夫准备一下,明日一早,老夫要去一趟古田村,嗯,跟少爷也打声招呼,明天让他也一起去,别让他整天都呆在演武厅,琢磨那什么卸骨之术。”公孙文达向一直站在一旁的公孙义吩咐道。

    “是,二老爷。”公孙义向公孙文达行了一礼,然后便转身退出。

    “一条贤侄,呵呵,你倒是真是善于给人创造惊喜啊。”公孙文达轻笑着感叹了一句,遂起身去了内屋。

    “井灌?呵呵,也亏得一条贤侄想得出来。”杨伯方把前来报信儿的小厮打发走,笑着向他的夫人杨李氏说道:“咱们这个贤侄啊,倒算得上是一个奇才。医术,拳脚,书法,还有这农事,几乎是无一不精,柳叔家能有这样的后人,我心甚慰啊,呵呵,我心甚慰。”

    听得出,杨伯方笑得很舒畅。

    “怎么,老爷想亲自去看看?”杨李氏拿起一件外裳,轻披到杨伯方的身上,轻声地问道。

    “真是知夫莫若妻,”杨伯方把外裳往上拉了拉,看着杨李氏说道:“为夫正有此意。”

    杨伯方拉着杨李氏在一旁坐下,向她说道:“且不说是给一条贤侄道贺,仅就是为了咱们地里的那两百顷良田,为夫也当去跑一趟。”

    “嗯,老爷说得是,”杨李氏点轻点了点头,微微笑着向杨伯方说道:“不过,再过七日,便是一条贤侄成家立室的大喜日子了,老爷说咱们这当叔婶的,应该送些什么贺礼才好?”

    “这个啊,夫人你做主就行,为夫一个大男人,哪有心思去想这个。”杨伯方一推二六五,把这个问题全都交给了杨李氏去处理。

    “你啊,”杨李氏嗔怪地看了杨伯方一眼,知道他一向都是这副样子,也就懒得再跟他计较。

    长安城,是夜。

    李知德领着三两衙役,赶着从袁方那里讨来的水车进到了长安城里。

    因为明天李世民就要开坛祭天,祈求神明庇佑,是故今夜,遵循俗礼,李世民要沐斋静思,以显其诚,不能会见外客。

    所以,李知德并没有能入得了宫,面得了圣,且他又不想让这个功劳与别人分食,只得在宫外干候着。

    而此时,在东宫里面,从三原赶回的李纪和,已经将柳一条对耕田进行井灌的事情禀报于李承乾知晓。

    李承乾在殿内来回走了两步,激动,兴奋,难以压抑,这可是一件天大的喜讯,如果他是第一个禀报于父皇知道的人,那..?

    李承乾停下脚步,抬头向李纪和问道:“你说那三原的县丞李知德,已经运了一台水车来到了长安?”

    “是的,太子殿下。”李纪和点头应是。

    “嗯,那他此刻定是还没有机会面见到父皇。”因为祭天的事情,连他这个太子,都很难见到李世民,更何况是一个县丞?这就是一个机会,李承乾毅然抬手向李纪和吩咐道:“纪和,你速去派人给孤寻找李知德,找到后,务必将他,还有他运来的水车都带到这东宫之内。”

    “是,大子殿下!”李纪和冲李承乾拱手行了一礼,便转身退去。

    若是有了这水车,还用得着再这样大肆祭天么?

    李承乾轻轻地在椅子上坐下,心里寻思着,说不得今夜,他也要学一学那魏征老头儿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