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糖衣炮弹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页

    能够进入这种级别的谈判小组,足以证明陈耕这人的身份绝对没问题,在政治上也是绝对可靠的。

    之前还对陈耕的身份有所怀疑的郭明新和张鹏飞两人,在陈耕的身份有华东军区和国家给背书之后,对他的身份再无怀疑,脸上的笑容也随之热情了几分,笑道:“陈耕兄弟这么年轻就能参加这种级别的谈判,真是年轻有为啊……你是学德语的?”

    两人都以为陈耕是德语这种小语种的翻译,除了这个之外,还有什么理由能够解释陈耕能够参与到这样的谈判当中来?

    但陈耕的回答却让两人大跌眼镜:“不,我是学汽车工程的。”

    “你是学汽车工程的?”郭明新吃惊的不知道说些什么好。

    张鹏飞的反应也没比郭明新好到哪里去,脸上全是惊讶之色。

    杨学军适时的在一旁补充:“小陈的德语很流利,在谈判的时候能够非常轻松的用德语和德方代表进行对话,而且发动机方面的专业词汇也非常丰富,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广泛好评。”

    陈耕解释道:“我之前在普桑项目组陆陆续续的实习了一年多,跟着在普桑项目组的德方工程师学了一些德语,另外机缘巧合之下在咱们国家引进mtu的发动机的前期准备工作中帮他们翻译了一些资料,大概是领导对我的工作还算满意,这次又让我参与进来了。”

    陈耕说的很简单、随意,但郭明新和张鹏飞都明白,事情绝没有陈耕说的这么简单,只一点:一个学汽车工程的、此前完全没接触过德语的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对德语精通到能够做德语翻译的程度。只要想一想,就能猜到他下了多大的苦功!

    两人之前面对陈耕的时候还是颇有点心高气傲的,总觉得自己一个搞航空发动机的不比你一个搞二冲汽油机的厉害?但在陈耕这么连番的打击之下。

    因为崔红军热情的表现,张鹏飞和郭明新两人对陈耕、对润华实业在华东军区的能量又有了新的认识。

    打消了心头的最后一丝顾虑的两人,很快与陈耕敲定了双方合作的方式:先由两人将情况向成发的领导汇报,如果成发的领导对这个合作有兴趣(成发的领导一会感兴趣),润华实业的同志就会带着介绍信去成发,敲定双方的合作细节,当一切细节敲定之后,成发就派出工程技术团队来协助和知道润华实业开展工作。

    当然,这只是一个大体的框架,具体怎么合作、合作的细节有哪些、费用的支付方式等等,这些还要细谈,但无论如何,双方彼此间都有这么强烈的合作意愿,接下来的细节问题其实都好解决。

    商量好之后,张鹏飞和郭明新两人是一分钟也等不及,成发等这么一笔业务实在是等的太久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下一页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