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有准备才能成功(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里就少一分愧疚,少一分难受。”

    ………………………………

    吴铭的担心并不是多余的,在原来的历史中,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由于中、英、美三方矛盾重重,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但结果却是一场惨败。

    自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八日珍珠港事变后,同月十一日第一次下动员令起;至一九四二年二月十六日远征军正式动员。这两个多月期间,时而动员入缅,时而停止待命,时而准备东调,反反复复,捉摸不定,坐使仰光沦陷,已经失去保全仰光国际交通线的根本目的。大军入缅后,指挥多次变动,系统紊乱,权限不明,各有所私,以及指挥无能,部队战力悬殊等等,既未能适时适地集中主力与敌决战,以期收复仰光,又未能退而凭据险要与敌作持久战,保全腊戍的物资。东拉西扯,一无所成,徒使将士悲壮地浴血牺牲。因此,尽管中国远征军在缅甸战场上捷报频传,名将辈出,但败局已定,无可挽回。在热带丛林中,10万远征军以6人地牺牲书写了二战史上极为惨烈的一笔。

    而且绝大多数的伤亡不是因为与日军的战斗,而是在撤退穿越野人山时造成,第5大部队在野人山陷入困境,粮尽弹绝,军心散,疾病流行,病死饿死大量官兵,以至沿途尸骨遍野,前后相继,惨绝人寰,万5多人只剩3千多人,其中第200师长戴安澜、团长柳树人、第副师长胡义宾、团长凌则民等牺牲殉国。

    另外跟随第5后入野人山的66军第28师5人因前面第5军已将树皮、草根、芭蕉叶等都吃完,处境更惨,最后只剩百余人活命。

    将帅无能,累死三军。后人的感叹吴铭听不到,也根本不知道,他只是凭着感觉,不想见到一条条鲜活地生命遗憾地离去,所以他搅尽脑汁,奋笔疾书,将自己记忆中的热带丛林中的生存常识、注意事项、必要装备和物资统统地记录下来。至于这能起到多大的作用,他没有时间去考虑,直到天色全黑,他才不甘心地放下了笔,有些丧气地向后躺倒。

    “别灰心,前面就到成都了。”多萝西心痛地揉着吴铭的脑袋,“进了城,你找个地方赶紧写,我去找司徒雷登,去找报馆,尽快地把这东西印出来,发到远征的士兵手里。”

    “谢谢你,青霞。”吴铭长吁了一口气,“其实这个热带丛林生存常识到底能起多大作用,我也不知道,也许战事顺利,用不着它的。”

    “写出来总会有用的。”多箩西转头望了望前面依稀可辨地黑乎乎的城墙,“我相信你,成功是给有准备的人留着的。”

    注意:远征军地番号、将领、时间与史实不一样,小说吗,是允许yy的,对吧!一个人的抗日 不惭世上英,意气紫霓生 第二十六章 有准备才能成功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