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96章 上兵伐谋(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不过,因为有马晴信之子有马直纯从小在德川家康身边长大,又娶了德川家康曾孙女为妻,所以德川家康叫有马直纯继承了其父的4万石俸禄去当岛原领主。受宠若惊、感激涕零的有马直纯,虽然也是个教徒,但为报答德川家康厚爱,毅然退教,发誓要将天主、基督斩草除根。岛原教徒从这时起便开始了劫难。有马直纯大开杀戒,将不愿弃教者活活烧死,并叫其他教徒现场观看。可结果不怕死的教徒反而更增加了勇气。幕府看有马直纯治不了教徒,便把他调到日向(宫崎县),但他的很多部下不愿离开故乡,宁可落魄为浪人、百姓,这部分人后来反倒成了义军的力量。

    接替有马直纯来岛原当领主的是丰后守松仓重政,此人是个筑城名人,到此地当然不满意日野江城,于是大兴土木要钱要工。这样,岛原人民受的是双重苦难——信教不准,还要无休止地出钱出工。不愿弃教者不仅遭到汤浇、火烧、投入大海,而且,还被丢进云仙温泉硫磺火山口活活熏死。不仅如此,租税也极其苛刻,种一棵烟草,收获烟叶的一半要上缴;种的茄子要预计结几个果,有时收成不好,收获的东西要全部上缴。

    正当人们已经没有任何生机的时候,一个传说在岛原、天草不胫而走。原来1614年左右,一个神父在被迫离开日本时曾预言:“25年后当出现一位天童,是上帝再世,精通教义,谙魔法,他一定会拯救你们。”后来出现了一个人,他就是天草岛小西家武士益田好次的儿子四郎时贞,年方16岁。苦难中的人们成千上万地聚集在他的周围,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

    战后,岛原、天草几乎成了无人区,幕府只好叫很多赞岐(香川县)的农民迁到这里。幕府认为“岛原之乱”是教徒造反,决定彻底禁教。第二年的1639年,禁止葡萄牙船来航;2年后,又将荷兰商馆迁至长崎,禁止外国船员和日本人来往,从而,开始了长达260年的锁国政策。此期间,除荷兰、中国、朝鲜船外,和世界其他各国完全断绝了往来。

    农民,利用信仰的力量有组织、大规模地反抗幕府封建政权,而且是在一个16岁少年的统帅下,这可谓农民起义史上的奇迹。

    新教国家英、荷与先期航来的旧天主教国家西、葡之间矛盾重重,前者因此在家康面前大进谗言,

    说天主教传教士乃是妄图将日本变成殖民地的西、葡国王派来的间谍。家康本就不满天主教宣扬上帝万能从而淡化世俗领主的权威,进而看到很多九州诸侯通过与西、葡等国通商获得了大批物资和武器,认为如果不加限制地任其发展,将会动摇幕府的统治基础,恰巧就在此时,发生了著名的“冈本大八事件”,促使家康颁发了禁令。

    从此宗教迫害扩大为贸易限制,葡萄牙人首先遭到驱逐,然后是英国人,最后在宽永元年(1624年)严禁西班牙船只来航。日本船只除朱印状外,还必须得到“老中奉书”才许出海,居住在外国的日本人也一律严禁归国,归即处死。

    日本就此基本断绝了南蛮贸易,唯一例外的是荷兰人,荷兰东印度公司在日本设置了分公司,向幕府保证绝不传播基督教,同时荷兰商船一到日本,商馆馆长立刻向幕府提交《荷兰风说书》,报告海外情况。但即便是荷兰人也只准在长崎的出岛建造商馆,而不得踏入日本内地一步,就连中国船也只准停泊在长崎港,可以说,整个日本只有长崎一地是半对外开放的,幕府通过直接统治长崎而垄断了所有对外贸易。

    有压迫,必然就有反抗,惊世骇俗的“岛原、天草之乱”就在这种禁教锁国的背景下爆发了。

    “我们只要放出风声,说明廷有意夺取长崎,德川家光必定不会坐视不理,荷兰人跟明廷更是矛盾重重,如何学会运用对手的矛盾,这才是最为厉害的地方,汉人的孙子兵法不是说上兵伐谋?我们现在和明廷在朝鲜是僵持着的,谁这个时候来,都会改变战争的平衡,谁会不动心?”皇太极自信的看着日本的方向。

    多尔衮点点头道,“臣弟明白了,皇上放心,臣弟马上安排下去。”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