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8章 低级国家(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等追求的效果。二战时德国发起闪击战时其坦克数远不如英法联军,甚至被称为“穷人的战争”,然而“穷人”打败了富人。在西线闪击战中,法军大批部队被震慑住,丧失了作战意志,被俘人员竟多达150万。

    为什么闪击战在二战初期产生了巨大威力?为什么二战中的闪击战又均以失败而告终?

    西方“兵圣”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顶点理论认为:“胜利常常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有一个顶点”。这个“顶点”,主要指的是作战强度和作战限度。由于顶点的存在,发起进攻的强者,到达顶点后,便会逐渐由强变弱,防御的弱者。若注意积聚力量的话,将可能逐渐由弱变强。闪击战尽管有突然‘性’和高速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力,但毕竟这个冲击力有个极限。终究有个顶点。战争的最终胜负并不是单单取决于冲击力,还包括许多其他方面的要素。当德军深入苏联腹地。兵临斯大林格勒时,由于战争的非正义‘性’、自然条件的恶劣、后勤补给线的困难,特别是苏联军民高涨的爱国热情、强大的国力、正确的战略指挥、先进的军事理论和现代化军队,以及美英和中国的支持等,使得闪击苏联的侵略战争在斯大林格勒到达了“顶点”,从而开始走向失败。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闪电战的两大缺陷:第一,随着装甲机械化兵团的快速突击和推进。完成主要的穿‘插’合围歼灭敌人的任务。这就不可避免的使得自己的补给线过长和兵力的分散。如果在形成合围之时,包围圈内有一支同样强大的装甲机械化兵团对你进行反突击作战,就会不可避免的突破其包围圈。在进攻法国的”曼施坦因“计划后期,英法联军曾经根据法国新任西线盟军总司令马克西姆魏刚的指挥下发动的一次反突击作战,虽然结果是失败的,但是魏刚恰恰抓住了闪电战的一大缺陷。第二,就是如果对方拥有大的战略纵深,有足够的能力来吸收和消化你的闪电战的进攻动能,根据《战争论》的顶点理论,你的顶点会提前到达。这个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争的中后期。我们能够看到苏联的广袤领土对德国的闪电战还是有一个很好的吸收消化的效果的。

    二战后,虽然再没有像二战那样大规模的闪击战发生,闪击战其实在现代局部战争中处处可见其影子。特别是当现代战争‘插’上信息技术翅膀后。突如其来的闪击战变得更加可怕。在计算机技术的武装下,空中力量的机动力、火力、防护力,已经远远超出二战时地面的装甲集团,体现出诸多的新优势:速度之快、机动能力之强,使地面防御力量几无还手之力;远程‘精’确打击与火、力、快速机动能力的完美结合,达到了“动如雷震”、“斩首”、“震慑”的效能;空中力量在指挥、控制、侦察等系统作用下,能量发生空前跃升,形成超视距攻、防一体的作战系统,对战争命运甚至起到决定‘性’作用。

    需要警惕的是,现代战争中“战争顶点”已在高技术下变得难以利用。战争的“非接触式”、“非线式”、“非对称”,让弱小的一方“以劣胜优”的余地越来越小。那么防范闪击战的出路在哪里?唯有加速新军事变革。在军事思想上断不可输给对手,在编制体制、武器装备、教育训练等上。也励‘精’图治,形成对手不敢轻举妄动的优势,使敌无机可乘。

    当闪击战‘插’上信息的翅膀后,需要我们给军事思维‘插’上信息的翅膀,不仅仅是贴着“信息”标签的名词的变化,必须有全新、敏锐而不保守的哲学头脑,需要有居安思危的危机意识,防患于未然。

    相比于崇祯皇帝朱由检已经逐步走入了现代化的军队,日本人的防御力完全跟大明的攻击力不在一个层次上面,如此长的海岸线,一点防御力量都没有,见船就轰炸,这一路推进过去,半四阻碍都没有遇见。

    “两艘铁甲舰一组,从反方向出发,将所有日本船只都炸毁,朕不许日本再有造船业,朕要让这整个国家都成为一座孤岛!”崇祯皇帝朱由检如是对身边的中央水师将领说。

    相比于荷西英葡的海军,日本的海军还停留在一千年前的水平,虽然得到了不少荷西的佛郎机炮,但日本人完全没有制造的能力,所得火炮,多用于藩镇内战了,根本无从补充,崇祯皇帝朱由检真心不懂,这样的一个国家,怎么敢出兵朝鲜?看来大明在这个邻居的眼中,就是闭着眼睛都能打的对象啊!毫无威仪可言,崇祯皇帝朱由检就是要用这一战,将日本人的印象彻底转变过来,不知道祖宗是谁怎么行?

    九州岛用了两万民兵,四国岛用了一万民兵,崇祯皇帝朱由检身边就只有五千御林军和两万多民兵,三万多一点的人马,他知道打江户,是这次日本之行的关键战役,虽然在连续的胜利面前,信心增强了不少,但……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微信公众号!)q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