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0章 江户撤兵(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是为明正天皇。这是为了断绝幕府想以自己的外孙继承皇位的野心。

    明正天皇是日本历史上八位‘女’天皇的第七位,活动于天皇制度没落的江户时代。为后水尾天皇第二皇‘女’,母亲中宫德川和子。讳兴子,幼名‘女’一宫。因为外祖父是江户第二代将军德川秀忠,她七岁继位。二十岁就把皇位让给弟弟,和奈良时代叱咤政坛的前辈‘女’天皇相比,这时她的实际身份只相当于神宫的‘女’祭司。因为她当过身份高贵的天皇,也没人能娶她,她只能在宫中孤独终老,一直活到73岁。

    明正天皇生于元和9年(1623年)11月19日,熟悉日本战国阶段历史的朋友应该对元和这个年号很熟悉,“元和偃武”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看成战国时代真正结束的标志。明正天皇的父亲是后水尾天皇,母亲是源和子,千万别被这“源和子”的名字‘蒙’了。她实际上是德川幕府第二代将军德川秀忠的‘女’儿(德川家康的孙‘女’)。明正天皇幼名兴子,所以未即位前又称为兴子内亲王。兴子出生的时候,德川幕府的统治已经十分的稳固,并已在1615年制定公布了《禁中并公家诸法度》,明面上说,天皇要把学问的修行和和歌的‘精’通放在第一位,实际上就是限制天皇对政治的干预。该法度十七条中唯一认可天皇的权力是第8条——天皇有权按“本朝先规”决定年号。

    兴子出生时,父亲后水尾天皇28岁,母亲和子17岁,就一般来讲,兴子根本没有在短时间内即位的可能‘性’,且不说天皇再生育男‘性’继承人的可能‘性’很大,就算没有,要等28岁天皇死也还有年头呢。从表相上看,后水尾天皇对和子皇后(1624年册封)的感情还是不错的,1625年同母妹昭子内亲王出生,1626年同母弟高仁亲王出生并被立为皇储,1628年高仁亲王死,同母弟若宫生(生后不久就病死)。

    列举上面的后水尾天皇子嗣出生年表,还想说明的问题是——在兴子以后后水尾天皇还有两个儿子出生,只不过没有长成,兴子才有机会即位,这也是造化‘弄’人呀。

    本来兴子可以四平八稳地过自己皇‘女’的生活,可是不久就发生了赫赫有名的“紫衣事件”。“紫衣”是授予僧人荣誉和地位的象征,在《禁中并公家诸法度》中明确规定朝廷不能‘私’自授予紫衣,但向僧人授予紫衣是朝廷的一大经济来源,所以后水尾天皇一次向70多位僧人授予了紫衣。当然,我觉得这种行动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考虑,也是尝试着向幕府的权威提出挑战。所以,德川幕府的反应也是很快,1627年,德川家光授意京都所司代板仓重宗宣布,今后只要是违反《公家诸法度》中关于紫衣条文的人,一律免职受罚。朝廷则表示:“今后总之不会再做这种无效的事”。

    事件就这样暂时告一段落,但紧接着的“‘春’日局参拜事件”完全改变了兴子内亲王的一生。‘春’日局是斋藤利三的‘女’儿,三代将军德川家光的‘奶’妈,这个事实在“野望”系列游戏中介绍斋藤利三时都会提及,当时我还纳闷呢,不就是将军的老妈子吗,哪个将军不是有一大堆,后来深入了解了,才知道这老太婆不简单,关于‘春’日局的事情足够写一篇专‘门’文章介绍了。

    “紫衣事件”发生不久,‘春’日局在幕府的授意下近京谒见后水尾天皇,但历来的规定是只有“从五位下”以上官位的人才能入宫晋谒天皇。而‘春’日局当然不可能有从五位上以上的官位,但是迫于幕府的压力,后水尾天皇不得不接见了她。

    后来,接受了朝廷紫衣的很多高僧因拒绝幕府的命令而被放逐。“紫衣事件”和“‘春’日局参拜事件”以后,后水尾天皇感觉受到极大的侮辱,但他又无力进行其他反抗活动,就宣布退位,与德川家有血缘关系的兴子内亲王得以即位,成为日本历史上的第109代天皇——明正天皇。这一年是1630年,其时兴子内亲王只有7岁。明正天皇在位13年,1643年明正天皇异母弟素鹅宫亲王已经11岁,明正天皇决定让位给他,是为第110代后光明天皇。明正成为太上天皇,并由幕府那边得到每年五千石的贡米。

    退位以后的明正天皇又活了50多年,先后经历了后光明、后西、灵元天皇数朝。于1696年11月死,享年73岁。

    由于日本的天皇地位远不如大明的皇帝,就跟一个王侯差不多,这也是崇祯皇帝朱由检迟迟不敢将攻击重点放在京都的一个原因,即便是有郑月琳的出谋划策,先调动军队,接下来怎么做?崇祯皇帝朱由检并没有拿定主意。

    “卢象升,赶紧去集结大军,做好撤退的准备,不,我们这不是撤退,要告诉士兵们,我们这是要换一个进攻方向,至于具体进攻哪里?先不要说!”崇祯皇帝朱由检瞪了卢象升一眼。

    卢象升跟皇上的目光一触,急忙跪下领命,卢象升并没有想要顶撞皇上,只是不甘心在大军付出了这么多人命之后,就这样撤走,打仗的人都不会甘心徒劳无功的,这还不单只是‘劳’,这是活生生的上万将士的‘性’命啊。

    崇祯皇帝朱由检问杨嗣昌等人,“你们觉得朕出兵日本,是对还是错?”

    杨嗣昌跪下回复,“皇上的任何旨意都是正确的,如果不是大明现在北部,中部,南部,三处为患的话,小小日本,早就应该予以教训。”

    崇祯皇帝朱由检苦笑一下,“杨嗣昌,连你也学的狡猾了,你是不是就想说朕出兵的时机不对?”(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dd微信公众号!)。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