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 你不敢承担,就退后让我来(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在自己冲锋陷阵拼来的功劳是大家的,大头还是梁师成的,但是将来真的翻了船,自己百分百会被退出来一肩扛。

    他一退回去,大殿上顿时响起窃窃私语,都有些看兵部尚书王宁不起。

    杨霖腰板挺的笔直,锐利的眼神扫了一圈,大殿上顿时安静下来。

    “臣杨霖愿在玉殿彤庭立下军令状,必取幽云故土,献捷于官家。”

    哗的一声,大殿上又乱了起来,蔡京乜视着杨霖,颜色有些复杂。

    似乎在说,小老弟,没必要这么拼吧?

    现在的权势又不低,活的潇洒自在,享受着汴梁的无边风流富丽,你图啥啊?

    就算是拿下幽云十六州,你一个文官,这个年纪已经做到了少宰,你还能更进一步不成?

    站在一个权臣的角度看,蔡京想不通杨霖的目的,但是有一些人,站在为国为民的角度,突然醒悟过来,自己这些人一直攻讦谩骂的少在杨霖,朝中每逢大事好像都是第一个冲在前头的。

    远有西夏,近有吐蕃。

    群臣中,不乏有些人,稍微有些感动。

    在这官场上,是个讲心机,玩权谋的是非地、名利场。少宰杨霖权谋玩的好,打垮了韩忠彦、斗倒了曾布、弄死了王黼,压制着如日熏天的梁隐相。

    没想到,人家不光权谋玩的好,还真有为国请命的魄力。

    殿上人心复杂,龙椅上的赵佶却一点都不惊讶,他瞬间就想明白了。

    杨爱卿是天上星君下凡,辅佐自己这个神霄宫长生大帝君的,能做到这一步简直是再正常不过了,看来这一次朕又有机会告祭太庙了。

    赵佶笑吟吟地钦此杨霖为兵马副元帅,宣抚陕西、河东、河北、燕山,主持收复幽云。

    赵佶虽然吊儿郎当,但是他的父皇神宗赵顼却是个雄心勃勃的,他先是启用王安石变法,然后一心要收复西夏和幽云。

    神宗皇帝确实不错,他刚刚继位便让人刮目相看,发出的第一道诏令竟是大行皇帝的丧事从简。还好心解释说,仁宗皇帝宾天之时,先帝由于不是仁宗亲生要避嫌,不敢裁减。朕却没有这个顾虑,朕是先皇亲生的,正好继承先帝遗志,厉行节约。

    一个十分朴实、实诚的皇帝形象就出来了,在位十六年,三次对外用兵:熙河开边拓土千里,交趾自卫反击战虽未消灭敌国但也大败敌军,五路伐夏功败垂成却也占地千里。

    神宗也就是倒霉生在了文官集团最强大的时候,没能干过这群劣货,被司马光和太后等一众鸟人给活活逼得忧愤而死。

    壮志未酬的赵顼,临死之前,不甘心地留下遗训:收复全燕之地者赏以封地、给以王爵!

    这是什么样的期盼和执念,才能连王爵、封地都拿出来了。惜哉我神宗皇帝,死之前也没能看到一丝希望,现在曙光已经出现了。

    他似乎是把所有的运气,留给了自己不着四六的儿子赵佶。

    如今机会摆在杨霖的面前,虽然十分困难,但是他这次要是得手,说不定能封个王。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