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论天命所归(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杨灏不会把希望寄托在别人的霉运上,对于谭伦的安慰过耳即忘。

    他抬起头,望着御书房的房梁,双眼微闭。

    自己百般绸缪,不惜以人心为赌注,就是要下好这一盘大棋,为什么会搞成这个样子!

    他的脑海中闪过曾经的那些谋划,西岭剑宗的剑冠大比,雾隐谷的兴师动众,以及这次西北的引蛇出洞,一网打尽。

    谋划都尽了心,执行也都尽了力,可为何偏偏总是失败。

    想着想着,心底难免生出些颓丧和自我怀疑,莫非是天命?

    不!朕才是天命!

    朕才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朕才是受天庭玄尊敕封的人间帝王,他算什么天命!

    一念及此,他又迅速从方才那些负面的情绪中挣脱出来,恢复了一朝大帝的从容姿态。

    他将手中的信纸递回给谭伦,淡淡道:“兵部立刻拟个方案出来,尽快递上来。”

    说完还转而安慰起了谭伦,“无非是一项谋划落空,西北局势还在可控范围之内,不用太过惊慌。”

    谭伦再一次为陛下的气度折服,点头应下,准备退下。

    卫红衣也正好一并告退。

    “陛下,兵部侍郎郑玄求见。”

    一个太监再次前来通报,杨灏眉毛一挑,似乎想到了什么,“宣。”

    他看着谭伦,“既然是你兵部的事,你也听听吧。你也听听。”

    后一个是说给卫红衣的。

    卫红衣心道:莫非今天是走不了了不成?

    郑玄匆

    匆走近,连忙跪倒,恭请圣安。

    杨灏命他起身,然后问道:“郑卿匆匆而来,所为何事?”

    郑玄余光瞥了一眼身旁似乎有些面色不豫的尚书谭伦,朗声道:“殇阳关六百里加急,尚书大人不在衙门,微臣不敢耽搁,故而匆匆入宫,报于陛下。”

    一席话,既是说给杨灏听的,也是说给谭伦听的。

    果然谭伦的神色顿时好看了些,越级汇报这种事情,放哪儿都是大忌。

    杨灏笑着吩咐身旁的太监去取来郑玄手中的军报,随意道:“如今我们占着优势,西北那边只要局面还在掌控中,些许损失,从北边找补回来不就行了。”

    众人连忙点头,口称陛下圣明。

    然后就眼睁睁地看着杨灏脸上的微笑僵住,然后悄无声息地退去,再挂起风吹不动的厚重阴沉。

    卫红衣心中不住哀嚎,就不能放我回去嘛,这些事情把我扯下水干嘛啊!!!

    此刻的他,无比怀念曾经在蜀国的日子。

    才华可以尽情施展,周遭的空气清新又透彻。

    在场诸人默契又识趣地低下了头,死死盯着自己靴尖,和地面的地毯,总有一样能看出点花样来。

    杨灏深深吐纳一口,甚至需要用上修行法门来平心静气。

    半晌后开口道:“黄大兴和杜若言在深入北渊腹地之后,与赫连青山的暴雪狼骑军和数万大军遭遇,不敌退走,战损三万余人,目前已退回殇阳关。”

    下意识地,这位南朝陛下还是在为己方开脱。

    众人沉默如石雕,不动亦无声。

    用脚趾头也想得到此刻陛下的内心会是多么的狂躁和失望。

    没有人敢在这个时候,去触陛下的霉头。

    除了国师。

    通传的太监第三次出现在房间外,“陛下,国师到了。”

    随着话音,荀忧快步走入。

    瞧见御书房里站着这么多人也是微微一愣。

    杨灏似乎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连忙将两份加急军报递给荀忧,“国师请看。”

    荀忧快速浏览一遍,本来就称不上轻松的面色愈发严峻。

    他朝杨灏使了个眼色,杨灏便开口道:“你们几个退下吧。”

    卫红衣和谭伦、郑玄如蒙大赦,朝杨灏和荀忧各自行礼后,匆匆告退。

    荀忧叹了口气,“去那边说吧。”

    二人移步偏殿,杨灏在椅子上坐下,看着荀忧,“其实北面之事朕是有心理准备的,只是北渊的反应这么快,战事结束得这么早朕是没有预料到的。更何况,战利品尽数被丢弃,还是让这一仗打得有些憋屈了。”

    他握紧拳头,“但是,西北的精心谋划落空,平白让那边捡了个大便宜,朕有些不甘心,接下来计将安出?”

    荀忧抬起头,忽然站起身来,静立在偏殿正中,“陛下,接下来我要说的消息可能有些让人难以接受,您要做好准备。”

    杨灏只觉得一颗心忽然跳得飞快,已经多年不曾有过的那种紧张感又重新降临在他的身上,他望着荀忧,静静等待着他的话。

    “两日前,楚王杨洵起兵叛乱,短短两日,荆楚之地已尽落其手!”

    “噗!”

    杨灏猛地喷出一口心血,神色凄然。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