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鱼块、鱼尾、槟榔!(求收藏)(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鱼,小鱼的学名,他并不清楚,但当地话叫“麻嫩艮”。

    小鱼在经过清洗晾晒之后,用油炸至金黄,而后伴上辣椒,食盐等调料,十分的可口清脆,后来粤省几个大商人见有利可图,不仅加盟建厂,还大肆包装,提高生产,其产品远销省内外。

    后来,鉴于产品卖的好,加上洞庭湖鱼货资源丰富等缘故,当地又建了好几个工厂,除了生产豆豉鱼罐头外,还生产了香辣块鱼,香辣鱼尾啥的。

    尤其是这些具有当地特色的鱼块、鱼尾,甚至比之前的小鱼仔还卖得好,贺云就曾经对一款变态辣的鱼尾记忆尤深,那鱼尾能吃一包之人,算是十分能吃辣了,如果吃上三包,那可能会辣的肚子疼,甚至连上厕所都觉得.......如火烧一般。

    那滋味极为不好受,只是即使如此,不少湘省人还是对其又爱又恨,情不自禁的去购买,而且就算去了外省,也会带上几包。

    “或许真的可以试一试这个!不过……还有一种产品倒也可以一试!”贺云默默嘀咕了一句,脑海当中忽然又想到了沅水县的另外一大特色商品。

    那便是槟榔!

    沅水县位于湘省腹地,紧靠洞庭湖,自然不是生产槟榔之地,但自古以来,湘省便有嚼槟榔的习惯,尤其是民国之后,槟榔在湘省大为盛行,不少老字号都是那时候兴起的。

    而沅水县自然也不例外,嚼槟榔极为盛行,即使是在后世二十多年间,嚼槟榔热度依旧不减。

    不过,如今的槟榔加工还十分粗糙,大部分都是青果,不切开,或者切开之后也就沾点所谓“贵油”(一种辛辣调料)进行售卖。

    而且几乎都是散装卖,不像后世,几乎都是小包装,价格还特别贵,二十、三十块起步,听说还有卖五十块钱一小包的。

    “小伙子,我看你愣在那半天了,你到底想买什么东西呀!再不买,我就要关门了!”就当贺云暗自沉思时,耳旁忽然传来了老板的声音。

    “呃……给我拿点山楂片,还有……算了这三块钱也买不了什么!干脆就拿点山楂片吧!”贺云对着老板说了一句,而后小声念叨道。

    “行……!收你一块五!这是你剩余的钱,五毛,拿好!”

    …………

    提着买来的山楂片,贺云随即就往家中赶去。

    而正当此刻,远在县城的徐明也从城郊一小印刷厂出来。

    这小印刷厂原本是国企,但八十年代就垮了,到了九十年代,设备老化不说,技术也跟不上时代了,因此便卖给了私人老板,但私人老板在经营了几年之后,也没什么起色,便只安排了一厂长负责,就放任不管了。

    当徐明到来时,印刷厂二十多个工人都只能发出一半工资了,可见,厂子已经到了濒临破产的边缘,不少工人已经开始打算辞职不干了。

    此刻,徐明的订单虽然算不上很大,但也不小了,毕竟是四千五百块钱呀,厂长一拍板,对员工说,这单干完,就补上上个月工资。

    如此一来,员工们才算有了一丝盼头,开始动手干活。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