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食品厂!(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对呀!小军哥!这钱就免了吧!”曾玉也在一旁附和道。

    “不行!这钱必须得给!你们赚钱也不容易,这先例不能开!再说,我姑姑家也参了股,我若不给钱,那……成什么人了!给拿着吧!”贺小军最终还是拒绝了曾玉二人好意,摇头说道。

    “这船什么时候走呀!还不开船!”

    “是呀!都等了这么久了,这又下着雪,太冷了!老板,开船呀!”

    “来了!来了!就开!就开!”一见船上其他客人等的不耐烦了,曾雨连忙笑着回了一句,急忙转身回了驾驶舱。

    很快,船便缓缓离开了码头,朝着河另一侧开去。

    而曾玉也收下了贺小军的船钱,没有再说什么。

    半个小时之后,贺小军返回了自己家中。

    与此同时,徐明也冒着风雪乘车来到了沅水县。

    在此之前,其实徐明已经大致了解过沅水县的工厂分布情况了,因此,今日前来,他将会直接去探访位于城东郊区的三家小型食品厂。

    这三家小型食品厂有着许多共同点,首先,它们都是由小型作坊发展而来的,其次,它们规模并不大,工厂就一栋小厂房,设备很少,大部分工序都靠人工来完成。

    这样的工厂在不大的县城之中,并不起眼,自然也不出名,因此,如果想要进行收购或者合股,是非常容易的,最重要的是付出的代价并不高。

    不过,在徐明一番探访下来后,他不禁眉头紧缩,心中暗自沉思了起来。

    “不应该呀?这几家工厂怎会当即拒绝?莫非是我当时说错了什么话?”

    徐明没想到这一番探访之后,三家工厂老板都明确表示拒绝,既不想出售,也不想合股。

    这极为反常!

    但细细一想,徐明又释然了。

    或许其中原因也很简单,这些作坊式工厂都是家族企业,规模不大,成本也不高,所以不到破产边缘,他们是不会出售或允许其他人参股的。

    说得浅显点,就是他们没什么野心,也没有什么战略目光,更谈不上发展壮大了。

    “看来我得转变思路,去查一查那些即将破产的小工厂了!”徐明轻轻念叨了一句,拿出口袋之中的笔记本,翻开,看了一眼,随即踏着白雪往城西而去。

    那里还有几家食品厂,不过效益并不好,快濒临破产了,徐明准备去那几家工厂看看。

    …………

    洞庭启明食品厂,这是一家典型的作坊式小工厂,厂区占地不过三十亩,除了一栋破旧小厂房,也就一排单层平房用于办公、储存之用。

    不大的水泥地坪上,一台破旧的三轮车停放在其上,那正是工厂平时送货的车子。

    此时,平房东侧一间办公室内,一个中年男子不断翻看着账本。

    “唉……这个月恐怕又要亏几千块钱了!要不将那几个工人开除算了?不行,如今厂子里只剩下三十多个人了,再开除恐怕厂子都无法运转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