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又是回家过年(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听你家老倌子说,你经常出国?”

    “是啊,就是去了几趟和国,其实跑得最多还是南港,那里是华夏的地盘,不算出国。”

    “吓,听说去出国,还有去南港很麻烦的,要办什么照。怎么没看到刘伢子你回来办?”辣椒婆忍不住问了一句。刘益之一来,直接变成了人群的中心,这让她很气愤。

    “我户口去年就迁到南鹏去了,在那里办护照和出入证比较容易些。”

    众人一片寂静,半晌有人开口道:“刘伢子是真有出息,都是南鹏人了。”

    “是啊,小时候刘伢子就是我们这片读书最好的,能考上中专,吃国家粮,那个时候我就知道你会有出息的。”

    闲聊了几句,李国强穿着一身黑色的羽绒服过来了。这衣服颜色太暗了,裹得他像一团黑球。

    “老同学,正要去找你。我请你吃饭,下馆子去。”

    刘益之的目光从李国强诚恳的脸上扫过,看了一眼他身边的辣椒婆,看到她脸上写满的不是滋味和忿忿不平,笑着答道:“算了,这几天家里有事,还有亲戚要来,没得空,有机会再说吧。”

    然后拱着手对几位邻居说道:“各位叔叔婶婶,我先给你们拜个早年了,祝你们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看着刘益之远去的背影,有人说:“这才是有本事的人,真是知书达礼啊。”

    辣椒婆脸色更难看,拉着李国强回家去了。

    想着刚才听到的那些话,刘益之不由笑了。人的性格真的受家庭影响很大,而性格真的会影响命运。上一世,自己芸芸众生了三十年,终于知道发奋图强了,却走得异常艰难。可能真的受性格影响,那时的自己,自卑、谨慎胆小,甚至还有一点自闭。最后在一路的挫折中才慢慢改变了许多东西。

    李国强,命运坎坷应该是有原因的。这一世帮他改变了命运,剩下的路,就看他自己了。不过今天刘益之被辣椒婆搞得有些心寒了。帮了你儿子,不求你千恩万谢,但你不要这样翻脸,好像帮你儿子介绍工作还埋没了他的才华。

    以前只知道辣椒婆是个吃不得亏的人,想不到连受人恩惠都能被她推断出会吃亏?难道在她看来,自己给她儿子介绍一份工作,实际上是想着从他们家索取好处,所以先断了自己的念头?真是搞不懂她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脑回路。

    又是春晚,看着三十四寸彩电里晃动的那些熟悉的人影,刘益之没有太多的期待,突然觉得有些老套和尴尬。

    初一初二,刘益之带着弟弟去市区姑妈姑父家拜年,顺便给表哥表姐们拜年。初三去给大舅拜年。

    大舅住在乡下,不过离县城很近,坐车只要二十多分钟。下了车再走二十多分钟田间路就到了。

    这座老屋是刘益之外公外婆留下的,小时候,他还经常来这里玩耍。那时外公外婆可疼他了,所有的鸡蛋都只给他这个外孙伢吃,气得表哥和表姐那个羡慕嫉妒恨啊。

    六岁那年外公外婆相继去世,长大上学的刘益之也就来得少了,只是逢年过节过来几趟。

    在大舅家吃了一顿饭,刘益之和刘雍之谢绝了大舅的挽留,要回去了。初六刘益之就要回南鹏,还有小学中学的老师和其它的长辈要去拜年,可没有太多时间了。

    表姐李小霞留在家里帮舅妈收拾厨房,表哥李大明带着两兄弟走近路。

    “表哥,听舅母说你升官了?”

    “只是平调而已,从镇人大办调到镇党政办,还是副主任。”

    “表哥,你这是谦虚了,镇党政办比人大办强多了,再熬几年就能进镇领导班子了。”

    “唉,熬了十来年才熬到这一步,再往上又不知要熬多少年。”

    李大明叹息一句道。

    三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李大明十八岁高中毕业进了镇政府,到今年差不多熬了十来年。

    “小益,你回去跟姑妈姑父说一声,我初一到初四值班,莫得空,初五再跟我姐去给他俩拜年。”

    “好的。”

    路过一所学校,刘益之猛地想起一件大事,忍不住轻轻地打了自己一下。只顾着挣钱了,捐款修学校设奖学金的事忘得一干净。人家林成富早早就跑到家乡去修学校去了,自己这却八字没一撇。想了想,决定上半年找时间回来一趟,务必把这事办好了。

    就修两所学校,这里一所,叫春山学校,以外公外婆的名字各取一字命名,城里再修一座,叫念恩学校,也是以爷爷奶奶的名字各取一字命名。反正钱包鼓了,多做些善事也无所谓了。

    **********

    大家国庆节假期快乐!!!记得投票啊!谢谢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