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是个人才(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忘初心’这四个字,在现在的网络时代,听起来有些土味非主流了,但不可否认,正是很多人已经做不到‘不忘初心’,才会逐渐变为鄙夷、笑谈。

    医者,与生死抗争。

    相信所有的从业者,最初都抱着一种救死扶伤的理想,就算有人对职业待遇带有憧憬,但在融入这个职业环境后,总会被氛围所感染。

    可随着时间推移,多种因素影响,就像井东说的一样,意识会麻木,所谓的梦想、初衷都会抛诸脑后,算计职称、算计福利,科室内的勾心斗角……

    不忘初心,真的很难做到。

    ……

    等井东离开,程惠民靠在沙发上,手指在沙发背上不断敲击。

    是巧合吗?

    他也无法确定!

    拿出电话,程惠民打给了医务处,简单解释了一下昨夜急诊科的紧急情况,作为科室带头人、手术主刀,必要的报备哪怕副院长也不能省去程序,只是省了书面报告而已。

    如井东所想,有程院长对这件事背书,医务处也不会太找麻烦。

    电话里谈得比较融洽……

    医务处在医院的地位处于监管层,管理着全院所有医生的行为作风,权柄可想而知,即便那位主任比起程惠民也不示弱,但肯定要给面子。

    而在大多数医生眼里,医务处肯定很不讨喜。

    这个单位的存在,就好像古时候的锦衣卫,招惹上他们,很难有个全乎的结果。

    电话内,程惠民简单说了一下事情经过,主要为井东开脱,却没有多提周一生的事情。

    在没有完全掌握情况前,程惠民打算将周一生捂在自己的口袋里,至于说周一生要真得有超乎常人的能力,他就更不可能把周一生推出去了。

    人才啊!

    什么地方都缺人才,急诊科更甚之。

    这么一个后起之秀,对于急诊科的意义非同凡响。

    现在的问题是……

    搞清楚周一生的能力到底有多强。

    程惠民很希望在自己的手底下,能培养出第二个江建成来。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中午午休。

    程惠民去了七楼内分泌住院部。

    江建成手术结束第二天,恢复情况很不错,刺穿术是小手术,肿大的淋巴组织并没有被完全剔除,因为淋巴组织无法再生,完全剔除反而对人体无益,剩余部分在做了病理化验后,确认没有病变可能,便被保留下来……

    只要在一周内,身体各项数值指标恢复正常,江建成就能出院了,或许要不了一个月就能重回岗位。

    程惠民先去钱主任办公室坐了一会,然后才独自一人来到江建成的病房。

    江建成的老母亲在病房照顾他,看到院长到来,忙活着去洗水果。

    趁着空档,程惠民把昨天的情况给江建成说了一下。

    “建成,你怎么看?”

    江建成听闻后,也吓了一跳:“无外部损伤症的颅内出血,在表象上的确看不出症状,适应症也只有患者自己有所感觉,患者在饮酒后,眩晕感与颅内压力升高产生的感觉差不多,既然患者没有自己提出不舒服,那么只能是周一生发现了什么……”

    “中医我不懂,但中医望诊的确很厉害,至于怎么看出颅内出血的,只能亲自询问周一生了!”

    程惠民不可置否的点了点头:“明天吧,明天等他来,我问问!虽然中医在西医领域不受认可,但凭他两次确诊的概率来看,这本事在急诊科大有可为啊。”

    “师傅想带带他?”江建成饶有兴趣道。

    “我?我可没时间,你小子也别给我耍滑头,病好了赶紧给我上岗!昨天一次半夜手术,累得我现在还头晕眼花。人呐,不能不服老,这小子以后就交给你了,好好带带,是个人才!”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