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抉择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页

    西医骨科无需赘述,钢铁侠的创造者。

    而中医骨科是干什么的呢?

    正骨。

    据童涵所说,她家祖传就是干这行的,也就是街边常见的‘中医祖传正骨’。初听好像很lo,给人一种江湖骗子的感觉,狗皮膏药专卖。

    但真正有东西的中医骨科,足以令一个西医骨科专家仰望。

    为什么?

    就拿最简单的关节脱臼位移来说,轻微程度的脱臼一定是手法复位,可以把人体关节复位看作是拼装乐高玩具,只不过所需要的力气比乐高玩具大了无数倍,一个人根本独立无法完成。

    因此,遇到这种情况,往往就能看到几个医生、护士的配合,一个人指挥施力方向,然后倒数一二三,一同发力将关节复位,有时候几个人找不到默契,一个复位过程要持续一个多小时,四五个人累得满头大汗,病人更是被折磨的不轻。

    而中医就不同了。

    真正有东西的骨伤中医,七老八十,白发苍苍,明明自己都快走不动道了,遇到脱臼病人,一个人上手,跟你闲聊三五分钟的功夫,趁着你不注意,手臂扭动一下……

    嘿。

    就复位了!

    手法神奇到令西医不敢置信。

    这就是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宝贵经验。

    但也很可悲,这种特殊正骨技巧,比中医药方还要保密,绝不外传。随着时间久远,老祖宗花费几千年研究流传下来的宝贵技术,正在渐渐失传……

    周一生对正骨这门学问挺好奇的。

    童涵一米六七的身高,在女孩里算是拔尖的了,可身段纤细的跟模特一样,外人怎么看都不会将她联想到正骨中医的身上。

    而试想一下童涵正骨的画面,靓丽少女面对长期劳作体力活的工地工人大哥,一大一小的对比,怎么想怎么滑稽。

    来到停车场。

    老爹听闻童涵的专业,也好奇起来:“正骨?真的假的啊?”

    “周叔叔,你要什么时候不小心脱臼了,打电话给老师,让我过来试试不就行了?”童涵很开朗,一路走来已经从周先生换成周叔叔了。

    老爹没觉得小女娃把自己叫老了,也随着一声称呼,眼神在小女娃身上转悠一圈,随即落在了周一生的身上,意味深长。

    上车。

    周从术开车,张大爷坐在副驾,老爹亲自给他扣上安全带。

    周一生陪着孔宏光、童涵坐在后座,一路闲聊不断,气氛融洽。

    “我这次来呢,三件事儿,看看师兄一家是第一,第二是想回秦南祭祖,第三是西北中医研讨会邀请我们单位了,我作为代表过来看看。”

    带着两个学生,就是来参会的。

    孔宏光的主研方向是针灸,听说在南方已经闯出了不小的名号;童涵虽然是研究生,但他父亲、伯父那一辈也是南方有名的骨伤大夫,与周一生家里有些类似,没有进医院,自己经营诊所。

    据说研讨会上有几个特殊病例,张大爷就带着学生来试试水。

    要说西北中医研讨会为什么会邀请张中建。

    这倒是与师门无关。

    名中医大多集中在发达地区,类似会议总会邀请一些行业领头人撑场面,南方是中医的集中地区,多提一句……若非历史原因导致不少中医流向港城、湾湾,大多数名中医、中医世家的祖籍都在北方。

    闲聊之余,不知不觉就到了地方。

    开车前周一生给爷爷打了个电话,估计爷爷算准了时间,也早早等待了门口。

    师兄弟俩见面,情绪略显激动,几个晚辈站在旁边尽量不插嘴,等气氛缓和后,孔宏光、童涵才对着周寿明自我介绍。

    今天诊所休业,专门为了迎接张大爷到来。

    其实张大爷要比爷爷年纪大一岁,这也是为什么,有时候周一生会在爷爷面前称呼张中建为张大爷,而师兄弟排辈却按照入门时间,张中建比周寿明晚了两年。

    在诊所喝茶聊天,两位老人少不得追忆往昔,虽然这种回忆故事,几乎年年都要讲述一遍,但两位老人乐此不疲,未曾听过的孔宏光和童涵都觉得颇有兴趣。

    饭局定在一点钟,稍做休息,众人出发。

    因为人多,老爹、爷爷、张大爷开车去,周一生则带着两人打车过去,饭店就是上次赵叔请客的金韩饭店,够规模够档次。

    即便三位从大城市来,也没来过这样的特色饭店,饭局进行的很愉快。

    研讨会在明天召开,持续两天。

    张大爷的意思是先忙正事儿,第三天休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下一页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