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统计报告(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关系,混一个好名声,因为太多了,所以他还真不记得了。

    “中医科学院。”张中建总算道破天机。

    “中医……科学院……”但汪主任还是不能理解张中建要说什么。

    张中建想了想,还是告诉了他事情:“老艾托我给一篇统计论文,我一直在准备,但后续还差一些内容,所以需要再去一趟马兰热。”

    “老艾……”汪主任呢喃着,似乎在脑子里搜索着此人。

    能被张中建成为老艾的人,辈分肯定与他相当,再说中医科学院……

    “艾,艾所长?”他对上号了。

    中医科学院下辖还有许多单位、研究所,艾不是大姓,搜索一遍汪主任也就能想到此人,某研究所的副所长,曾经好像在中医研讨会上见过一面,不过他不熟悉就是了。

    对比起张中建的层次与人面,汪主任差了不止一星半点。

    “老艾最近在做一个项目的协同研究,需要一些一手资料,就托我帮忙。”

    汪主任茫然。

    帮忙,能理解……

    可有必要这么郑重其事的告诉我吗?

    一时间,两人沉默。

    张中建点到即止,汪主任则在不断联想,一路前进,一直快到了机场,汪主任也没有想明白一个因果关系,总觉得张教授莫名奇妙。

    到了机场,二人下车,也没拿什么接机牌,唐毅的家属他们都认识,都住在南医大的家属楼里,与汪主任还是上下楼。

    来到出闸口,飞机刚好降落。

    等了没有二十分钟,第一批人出现,二人一眼就看到了走在最前列,行色匆匆的唐毅的夫人。

    可见他们的心急。

    与唐毅妻子一同来的还有唐毅的儿子,跟如今病后消瘦的唐毅很像,不过他是学西医的,如今在青屿大学附属院跟随导师进修,听到父亲感染伤寒重病,也少不得请假跟来。

    “弟妹,小风,一路辛苦了啊。”张中建作为带头人,肯定是要率先开腔的,“是我们没照顾好唐毅,让你们担心了。”

    唐毅妻子受宠若惊,但内心更多是担心:“他原来当西医,也被传染过疾病,在一线工作,我们能理解,现在还是先去医院吧。”

    “好好好,咱们走,车就在停车场。”

    几人上了车。

    唐风就开始询问病情,他母亲是高中教师不懂医学,他是医生,能分析情况。

    张中建就将来往经过说了一遍……

    “腹腔多处穿孔?昏迷状态下进行的手术?手术完成的怎么样?当地医生的水平足够吗?”很多人对非洲还是有误解,例如唐风就怀疑当地的医术水平。

    张中建连忙解释:“当地最大的国立医院水平还是过硬的,而且汪主任早前还请了最好的传染专家,但与主治医生的意见相左,我们就直接进行手术了,手术还是比较成功的。”

    唐风松了口气,给母亲一个放心的眼神。

    张中建没敢说手术经过,免得他们多想……

    倒是汪主任,一路静默。

    四十多分钟。

    他们来到医院,下车后直接赶往住院部。

    可是。

    就在即将进入电梯时,汪主任脚步一顿,失声轻呼

    “难道,难道跟青蒿素有关?”

    几人都愣了。

    包括张中建也呆滞一下,细细品味后才脑补清楚汪主任失声的话语,猛地明白汪主任是什么意思。

    搞了半天,他把那事儿想了一路?现在才想明白!

    眼看汪主任炙热的目光袭来,张中建也不好卖关子,但也碍于外人在场,只是点了点头:“有些关系,但就是友情帮忙,你也别多想。”

    汪主任听到这话,才不管什么友情不友情帮忙呢。

    这么大的项目,哪怕是给研究院端茶送水都与有荣焉,更别提还要提供一手统计资料,或多或少也算参与进去了吧?

    他能不多想?!

    不可能啊!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