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为什么不将糕点做大一些(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太宗朝的大事?”

    “太宗朝?”左冷禅有些发愣,不明白苏白说的什么事情。

    倒是冲虚道人若有所思,试探着开口问道:“都司所说的可是三宝太监郑和七下西洋之事?”

    “不错。”苏白点点头,他解释道:“这件事情证明除了九州之外,还有其余的大陆,那些地方除了蛮夷之外,还有着各种各样的奇珍异宝。诸位为何只是将目光放在九州之地,为何不将目光放的长远一些。”

    在苏白看来,这些江湖中人既然这么喜欢好勇斗狠,争名夺利,让他们困守在中原自相残杀,倒不如将他们放出去,就算不能开疆拓土,也算是为大明的百姓换的一片安宁。

    苏白的这个建议听起来不错,不过方证还是提出了一个疑惑:“可是关乎海禁,朝廷愿意让我们派人出海吗?”

    海禁,指的是对海事进行的一系列限制政策的统称。

    元末明初,日本封建诸侯割据.互相攻伐。在战争中失败了的封建主,就组织武士、商人、浪人(即倭寇)到中国沿海地区进行武装走私和抢掠骚扰。对此,洪武年间,朱元璋为防沿海军阀余党与海盗滋扰,下令实施自明朝开始的海禁政策。

    早期海禁的主要对象是商业(商禁),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也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进贡除外)。明永乐年间,虽然有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但是放开的只是朝贡贸易,民间私人仍然不准出海。

    苏白笑道:“当今陛下有开海的想法,只要诸位愿意,苏某愿意去说服陛下。”

    对于这一点苏白毫不在意,海禁的原因是因为朝廷时常受到边患滋扰,吃力不讨好才会做的决策。而只要开海能够给大明朝廷带来利益,绝对是会有人赞成的。而且能够借机整顿江湖势力,对于朝廷而言,其实也算是一举两得的事情了。

    三人听了苏白这么说,虽然心中还有些疑虑,但是也是点点头,没有在说什么。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苏白知道如果太过于催促,难免会让这几人心中升起排斥的想法,所以也没有在继续说下去。今天主要是将这件事抛出来,让这些人心中有个准备罢了。

    他笑了笑,当即转移了话题:“苏某今日请三位来,还是有一件事情,就是想要借嵩山上的一块地方,开一场武林大会,不知道两位意下如何?”

    冲虚道人知道这件事和自己无关,其人便什么话都没说,只是端起眼前的茶杯,表示自己不掺和的态度。

    “都司既然提出了,左某又怎么会拒绝,荣幸之至。”左冷禅当即表示赞同,没有任何反对的意思。

    方证也跟着表示道:“都司有言,少林自当鼎力相助。”

    对于苏白要召开武林大会的事情,其实左冷禅和方证也都有所耳闻,现在听到苏白的要求,倒也不算怎么排斥,当即点头表示赞同。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