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京秋往事(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蹲下来对年幼的自己说“不统山河,无以为家”。他记得当时,他身后的不远处还站着一个小男孩后来才知道,那是一个小姑娘,是因为年龄太小又年少习武,才被误认作男孩。

    小姑娘还曾几次进宫来拜见母妃和襄夫人,只是每一次他都在乾书房念书,只有那一次远远一见真容。

    他想起将军的骨灰回京的那一天,他去将军府上上香,看见那个小姑娘已经长成了少女,披麻戴孝,神色淡然,跪在将军的灵前……

    那是他的女儿吧?听传言说是大皇兄的准良娣,可是……会不会还是被连累呢?韩珞成心有所动,把瑜卿交给了林琅看护,奔向中宫的东华殿大皇兄就住在那里,他那么受父皇重视,一定能救她的!

    可是东华殿用冷漠的门扉拒绝了一切外客,金羽尉的金甲在黑色大门的衬托之下,显得格外冰冷,也彰显了大皇兄的窘境。

    他体弱,跑起来很吃力,但依旧拼尽全力奔向弘文殿,跪倒在殿门前的台阶上。

    “父皇!”他从未如此声嘶力竭:“魏家乱党虽是叛逆之辈,也不可滥杀其余无辜者啊!”

    这是他今天第三次叩头:“请父皇,放了无辜之人吧!”

    君王之心,固不可彻。金口一开,怎容收回?

    他跪了一个多时辰,站在殿门前的梁内官既没有通禀,也没有跟他说一个字。皇帝不会改变主意了。抬头看着白色的天空,他在空气中闻到了一股淡淡的血腥味,看到了殿外的水钟才午时初刻!

    等他到了白虎门外时,那些砍落的人头都已收讫,围观的人群都已解散,正午的太阳,也已没入了乌云的怀里,似乎密谋着一场暴雨,准备冲走繁华京城内格格不入的血腥。

    他看着那刑场高台,直到只剩自己一个人。没有人知道他的血液里流淌着高贵的血统,只有他自己知道,此刻他对自己的血统,感到了深深的恐惧、悲愤、无力。

    他站了很久,在第一滴雨落下来的时候,走上了流淌着人血的台阶。

    稀稀疏疏的雨点砸得流淌着的血水起了涟漪,形成皇冠的形状。他在那么多的斩令箭里找到了一支,上面写着“九十七 魏家四房长女秋恒 斩”。

    那是他第一次知道那个姑娘的名字,知道了,却见不到,叫不出了。

    俄而大雨滂沱,砸在手上、脸上,很疼。他死死地盯着那支令箭,那上面沾了血点她是最后一个死的,那么除了她自己的血……

    他心底生出一种悲戚:那个她在最后时刻最能依靠的人,没有救她。甚至可以说,抛弃了她:魏家是秋后处斩,可大皇兄在年末就娶了公孙家的女儿,第二年就有了孩子,幸福美满。

    秋恒。他独立在大雨中,看着极阴暗的天空,被甩在脸上的雨水刺痛了皮肤。

    那个秋天,成为了史书中翻不过去的一页永恒。

    他生病了,昏睡过去。醒来,手里紧紧地攥着那支令箭。

    母妃回来了,没有怪他。她揉了揉他的头发,红了眼,想说的话终究还是没有说出口。

    但是他早就知道母妃想说的是什么了,这也是他穷极一生要去做的事。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