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一章 翰墨堂(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这个问题。韩珞成见状,也疑惑问道:“怎么了?”

    邢夫人解释道:“你姨娘的牌位不能进奉天寺,便安置在城外的静莲庵中,他也是知道的。只是我听庵里的师太说,自从他母妃去世后,他从未去拜祭过。”

    韩珞成更疑惑了:“可是……可是……”

    邢夫人以为他是质疑韩瑜卿绝情,宽慰道:“我记得瑜卿自从过继给薛昭仪之后,便再未提过他母亲了……当年他还那么小,许是已经忘了吧。怎么,他和你提过什么吗?”

    瑜卿居然藏得这么深……韩珞成虽不知道他想做什么,但也不忍破坏了他一番苦心,便道:“没事,瑜卿还是儿臣抱回来的,他那时还病着,儿臣明白。”

    邢夫人微笑着点了点头:“有什么事,今天过后再说。”说着,走上前来替他正了正发冠:“母妃知道,今天是个要紧日子,不容分心。”

    韩珞成心想也是,便送别了邢夫人,坐下吃饭。

    见楚灵跪在桌边替他盛粥,韩珞成笑着说:“灵儿,这儿没人,坐下来一起吃吧。”

    楚灵笑着摇了摇头,手上的动作却未停过:“公子,自从您那年出去立府之后,天南殿人手裁剪,规矩也变了。奴婢们都是寅正起床,早就吃过早饭了。”

    韩珞成也只得撇撇嘴,看向院里的风景,叹了口气:“我都忘了,要不是我这次受伤,是不可能住回天南殿的。”

    楚灵把粥碗放在他面前,笑着说:“公子已经长大成人,都快为人父了,离开天南殿,也是规矩。不过这么些年,夫人都没把这间翰墨堂收拾出来,只叫我们整理好公子的东西,按时除尘。没想到这一次,竟真派上用场了。”

    韩珞成扒拉下两口粥,问:“这些年,母妃是怎么过的?我是说,饮食起居。”

    楚灵照旧跪在桌边,细声细气地说:“公子走后,幸亏太皇太后一直照顾着咱们天南殿,那些奴才们才不敢怠慢。每个月的份例都能按时送到,送来的东西也不差,不过没人来巴结罢了。日子虽不比襄夫人在的时候强,但也不差。”

    “夫人心实,每日巳时初都要去给太皇太后请安,又要做早功,故而卯正便起。到了下午,也常常是在宫里刺绣、看书、抄佛经、弹琴谱曲,偶尔太皇太后闷了,就会把夫人召过去,听夫人弹琴,和夫人说说话。”

    韩珞成夹了一筷子青菜,又问:“那父皇和其他几位娘娘态度如何?”

    楚灵低眉道:“陛下已经几年没有召娘娘侍寝,这件事各宫皆知。据说太后娘娘不是没劝过陛下,只是陛下始终是……皇后娘娘偶尔倒是为难一下夫人,但也不重。端夫人因着太皇太后,不敢惹是生非。薛昭仪嘛,也不来巴结,见了面,却总是客客气气的。”

    韩珞成点了点头,拿起一个馒头,一边撕着往嘴里送一边问:“良娣待母妃如何?”

    听了这话,楚灵却笑答道:“良娣最是贤惠,莫说过去,就是公子回来以后,她也常常往宫里跑。不说孝敬,陪在夫人身边,却总能给夫人带来点新鲜玩意儿,给她解闷。”

    “哦?怎么说?”楚灵似乎很欣赏萧兰君,眉眼含笑道:“譬如音律,夫人最初不喜琵琶声,觉得太过锐利。却因良娣谱了好些柔美婉转的曲子,不仅爱上了琵琶,还叫良娣教她弹奏呢!别的不说,深宫中的日子最是难熬,夫人有喜欢的东西可学,又打发了多少时间!”

    楚灵这番话说完,以为韩珞成会有高兴、欣慰的举动——至少温暖一笑,说点什么。

    但是他也只是保持着原有的微笑,什么都没说,倒叫楚灵觉得有些怪异:莫非公子对良娣,还是那般冷冷的态度?

    这时,韩珞成把筷子放下,楚灵本能地召来身后候着的宫女,侍奉韩珞成洗手。待他擦干净手时,却又露出了她想看到的那抹暖笑:“好好照顾母妃,我走了。”说完,便由楚灵扶着站起来,离开了翰墨堂。

    韩珞成走在路上,满脑子疑问,却在看到唐境的那一刻,抛诸脑后了。

    唐境今天的目光格外坚定,一刻不离地落在他身上。他已经入朝两个月,关注他举动的人也少了,况且此时,礼部尚书崔儆就站在他身边,替他挡住了部分目光,他才敢这般直白地用眼神关切韩珞成——伤势如何?可还能撑得住?

    韩珞成朝他笑着,微微颔首。唐境见状,也点了点头,才把目光偏了过去。()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