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二十四章 判若云泥(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此事不劳陛下费心,臣等早有了打算。”

    “哦?”皇帝把那半天没翻一页的书放了下来,看起来脸色还不错。

    崔儆的语气很是得意:“臣以礼部尚书的名义致信衢北国和沿江守军的军官,非常时期,除非有陛下和大理寺的放行令,否则七品以上官员想要渡江、逃离,一律当即扣押、扭送回京,朝廷发赏银。这两个地方的守军负责边事都焦头烂额,不会愿意与那些人同流合污的。”

    皇帝笑了笑:说是冷笑却倒也不是,竟还有些赞赏的意味,接着看起了书:“老东西,主意还挺多。”

    崔儆不敢居功自傲:“若不是四公子领导得力,臣也想不到这样的点子。”

    半晌,皇帝没说话,崔儆心中叹气,正想告退,却听他开口道:“为何你、许洲与唐境,都如此赞赏他?”

    崔儆故意愣了愣:“唐侍郎赞赏四公子?这……老臣没看出来啊?”

    皇帝又笑出了声——这回不看表情也知道是冷笑,又翻了页,淡声道:“回答便是。”

    崔儆知道自己虽然老成,戏也演得好,却大概还是骗不过皇帝——不过既然演了,也不能自己砸自己的场子,便正色道:“陛下,唐侍郎如何看待四公子,老臣不知道。但是许大学士说过,正是因为四公子诚心推动新例修订,他才对四公子青眼有加。”

    “大公子也推动了新例的修订,却与四公子不同——难得的,就是‘诚心’二字。四公子是从一开始便执意向陛下提出修例,罔顾朝局风向,是为了天下的百姓和心中的正义,言天下人不敢言之语。”

    “而四公子在受挫之后,却并没有就此懈怠——他看出陛下也有修例之意,却隐而不发,直到自己写出了相关草案的时候才对外人言明此事。他第一个告诉的正是许公,几乎是毫无保留,完全相信许大学士的为人。臣以为,四公子用人不疑,也是许大学士青眼于他的原因。”

    “而在制定草案期间,四公子还不断向各部官员征求意见,不耻下问。遇见了家中有难的低品官员,还亲自为其父母求医问药、推荐挣外快的渠道——老臣也是从来没见过,哪个公子会真做出这样的事!但是四公子做了,而且做得很体面。”

    崔儆知道,皇帝还是想听自己的意见,便一句话总结道:“臣虽然老迈昏聩,却还没真到老眼昏花的时候。老臣纵观这些事,又怎能不对这样的一位公子,生出崇敬之情呢?”

    皇帝又是半晌没说话,不过也没翻页。崔儆就那样站在那儿,端着手,等皇帝的话——手臂已酸痛,老腿已生疼,却也是家常便饭,只能忍着。

    谁料待上面的人翻页的时候,终于说了一句:“既然还没老眼昏花,那就接着干活,下去吧。”

    皇帝说得含糊,崔儆却已猜到了圣意:这句话明摆着就是告诉自己,可以归入四公子党了!心生欢喜,腿也不疼了,腰也不酸了,笑呵呵地行礼告退:“诺,老臣定当谨遵圣意,臣告退。”

    待崔儆出了门,皇帝把书往桌上一丢,梁内官便进来了:“陛下,卢统领到了,是否宣召?”

    “宣。”皇帝又懒懒地拿起了书,突然问了一句:“今日殿内的气息格外清爽,是何缘故?”

    梁内官愣了愣,忙答道:“陛下,之前殿内一直熏的都是降真香,这几日因为太医建议通风换气以解陛下的焦躁烦闷,便没再熏香了。”

    皇帝点了点头:“既然如此,只等晚上再熏吧,白天一概不用了,下去吧。”“诺。”

    少顷,一名穿着银甲、身形魁梧的将军上殿来。此人正是当朝大将军卢孟昶的大儿子,年方廿四,便已是统领宫内金羽尉的禁军统领——卢素霆。

    “陛下,末将已然有了消息。”行过礼后,卢素霆起身,梁内官便很自觉地出去了。

    “如何?”皇帝这句话问得漫不经心,却又问得极快。

    卢素霆禀告:“那些传言都是从衢北传来的,有几个版本,因事关天威,臣不敢擅自抄写下来给陛下阅览,恐污圣听。不过……”

    “不过什么?”皇帝撤下了书,看着他:“你何时也变得吞吞吐吐的了?”

    卢素霆忙低下头,不敢直视皇帝的眼神:“不过这些传言,都有一个共同点——大公子确实是皇后娘娘所生,却并非陛下的亲生骨肉。”()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