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发展(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高原并没有进行工作安排,但是却举行了一次招聘会。

    用人单位直接与新公民面对面接触,由用人单位和新公民自己决定工作岗位的去留问题。

    除了海角城之外,海岸城也同样是如此。

    就像高原预想的那样,救世军并入沙海联邦之后,一些追随救世军的幸存者也加入了沙海联邦。

    高原手下掌握的人口再次极速攀升。

    除了相当一部分人口被安置在了新建立的盘古城之外,其余人都被分散安置在了各大城镇之中。

    人口分散之后,也减轻了一个城镇承受太多人口的压力。

    另外,分散的人口也避免了一些问题的发生,让这些新加入的公民可以更好的融入新的环境之中。

    大量人口的加入,再次让沙海迎来了大发展的机会,高原再次规划出了一大块儿土地,用于农业生产。

    如果今年不规划出更多的土地的话,即使明年生产的粮食足够现在人口的消耗,却也会拖慢沙海的发展速度。

    所以,大部分新加入的人口最终都成为了农民,被迁移到了高原控制的各个区域,开始进行农业生产。

    除了正常的农业生产之外,高原也没有停下植树造林的工作。

    植树造林工作在荒原的展开进度非常快,相比于沙海,荒原的沙化程度要弱一点,所以更适合农业发展和林业建设。

    另外,领地扩张之后,为了更快速的投送兵力,高原再次制定了新的基础设施建设计划。

    首先是环绕整个领地的轨道交通,新的轨道交通将会与原有的沙海轨道交通相交,并联在一起。

    等到这种高速铁路建成之后,高原随时都可以在自己的领地内投放大量的士兵!

    如果有敌人开始入侵的话,高原也可以快速进行兵力布置,让自己的领地更加安全。

    当然,建设轨道交通系统的代价非常大,每一段高速铁路的造价都足够造数十辆犀牛坦克。

    相比起来,高原还是决定最开始的动员兵最为合算。

    造一个活生生的人才一百点资源,而建设这么一段铁路却要上万的资源!

    不过,要想富,先修路,为了让自己的领地发展,修建铁路是必须要做的。

    而且,现在有着这么多闲置的劳动力,不好好利用一下,更待何时?

    想到这里,高原也就不在局限于铁路建设上,而是把目光放到了整个基础设施建设上。

    铁路、公路、电路、网路等等一系列的基础设施都出现在了高原的规划表上。

    首先是要建设铁路和公路,再之后就是电路,然后才是网路。

    目前每个城镇都有自己的发电厂,电路并没有联网并网,这种情况下必不可少的会产生一些资源的浪费。

    例如海角城仅仅一座磁能发电厂的能源供给只能勉强运行,而水源镇一座磁能发电厂的能源供给却有很大的剩余。

    如果电网联通的话,水源镇中多出的能源就可以直接输送到海角城,既可以让海角城有充足的能源,还可以让水源镇的能源不至于浪费。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