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六章 悲剧的天才(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而意大利投降之后,美国的股市也会进入到一个长达八年的上升期,自从二战爆发以后长达五年的大熊市也会就此终止。

    这八年中的前两年,战场上胜利的消息会不断的传来,德国和日本的相继投降让美国的股市重新回到了战前,而后面的六年,马歇尔计划的成功又让美国股市更上一层楼。美国股市的这轮上涨回一直持续到朝鲜战争结束后,美苏两国进入到冷战的较力,那时候美国股市才逐渐的进入到一个平稳期。

    如今美国长达八年的牛市即将开始,毫不夸张的说,在这期间买股票,基本上是稳赚不赔的事情,傻子都能赚钱,区别只是赚多赚少的事情。

    陈强不是投资方面的专家,他将买股票的事情交给股票经纪人之后,便重新将注意力放在了美网的赛场上。

    另一场半决赛也已经结束,陈强的下一个对手早已经出炉,他就是美国天才网球运动员乔-亨特。

    乔-亨特今年24岁,正是一个网球运动员的巅峰年龄,而且他也是1943年美国网球排名第一的人。历史上1943年的美网冠军正是乔-亨特,而且他还是唯一一个赢得美国网球儿童组冠军(15岁以下)、少年组冠军(18岁以下)、大学组冠军和美网冠军的人。也就是说乔-亨特是从小赢到达,被誉为是“美国网球天才”也并不为过。

    1943年,正是乔-亨特刚刚步入巅峰的年龄,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他必然会成为一个传奇网球运动员,他的职业生涯中也会获得许多个大满贯的冠军,他的名字将会被人们铭记。

    但可惜的是他最终却死在二战当中,乔-亨特于1944年参加了美国海军,在1945年,乔-亨特临近26周岁生日的时候,一次例行的炮台训练夺走了他年轻的生命。

    总的来说乔-亨特是一个有些悲剧的网球运动员,他是几十年难得一见的网球天才,被无数网球爱好者寄予厚望,他也成功的兑现了自己的天赋,只不过时间有些太短了,他还没有成为网球界的“大魔王”,就被意外扼杀在摇篮当中。

    ……

    陈强的记忆当中并没有乔-亨特这么一个人,毕竟历史上的乔-亨特,辉煌时间实在是太短暂了,他还没有来得及闯出名头便命丧黄泉,所以后世点评那些网球运动的上古大神时,也几乎不会提及乔-亨特。如果是美国专业从事网球运动的人或许会知道乔-亨特,但是陈强这个来自于中国的体育人,当然是未听过乔-亨特的大名。

    不过陈强还是找到了关于乔-亨特的一些资料,得知了这个“美国网球天才”从小赢到大的经历。

    “从儿童组开始,一直到大学,始终都是冠军,在美国这种体育环境下可是不容易啊!看来这个乔-亨特应该是有些本事的,可是为什么我在未来没有听过他的名字呢?”陈强心中暗自想道。

    美国体育产业非常发达,对于运动员来说,从小赢到大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在美国当运动员,每成长一岁,就会淘汰无数的竞争对手,也会有更强的对手向你发出挑战。很多有潜力的孩子,在小学时代是吕布,打遍天下无敌手;到了初中就成了张飞,长板桥上一声吼;升到高中可能只是颜良文丑,河北名将顶在头;到了大学就变成了上将潘凤,成了华雄的背景板;真的进入到职业级别时,或许只是某个不起眼的杂兵。

    想从小赢到大,然后在职业级别的比赛中也成为最强的那一个,在美国的体育环境中并不是不可能,只不过实在是太难了。纵观美国体育史,这样的人也是屈指可数。游泳赛场上的菲尔普斯算是一个,篮球赛场上的詹姆斯算是一个。即便是乔丹大神,在高二时期也只能在校队二队里厮混,汤姆-布雷迪直到大四才成为校队的主力四分卫。

    陈强还在琢磨乔-亨特这样一个天赋超群的选手,为什么没有名留青史,而对面的乔-亨特却是斗志昂扬的望着陈强。

    此时的乔-亨特想起了1938年的美网比赛,也就是陈强夺冠的那一届。

    那一年,亨特刚刚进入到南加州大学,作为一名大学一年级的新生,他却保持了全年不败的战绩,包括对于大学生比较重要的奥贾伊网球锦标赛。那个时候,他是美国网球的希望之星,网球界的很多人都在谈论,乔-亨特什么时候可以超越唐-布吉,成为历史上最伟大的运动员。

    1938年的唐-布吉是网坛当之无愧的第一人,乔-亨特不仅仅将唐-布吉视为自己的偶像,也视为自己未来要超越的目标。

    然而那一年的美网,唐-布吉却输给了陈强,而且整场比赛都被陈强吊打,完全没有丝毫获胜的希望。

    也是在那一场比赛,在乔-亨特心中,唐-布吉偶像的形象瞬间破灭,唐-布吉世界第一的地位也瞬间崩塌。那个时候的乔-亨特甚至觉得非常迷茫,他找不到前进的方向。

    因为无论是世人还是乔-亨特自己,都将唐-布吉作为乔-亨特的标榜,然而突然之间乔-亨特却发现,自己视为榜样、视为努力方向的人物,竟然只是一个全程被陈强吊打的球员!这样一个失败者,有什么资格成为别人的榜样?而乔-亨特将一个失败者视为努力的方向,又有什么意义?难道要学习他如何失败,如何被吊打吗?

    经过了许久的迷茫后,乔-亨特才终于想通了,他找到了新的目标,那就是战胜陈强!

    陈强赢了唐-布吉,所以乔-亨特觉得,自己只要能够战胜陈强,便可以再次证明自己的优秀,证明自己真的超越了唐-布吉,成为了最伟大的网球运动员。

    然而从那一年的美网过后,陈强却再也没有参加过网球比赛。

    乔-亨特一等就是五年,这五年里他努力的训练,就是为了可以在比赛中战胜陈强、证明自己。

    如今,乔-亨特终于在1943年的美网角色中,等到了与陈强交手的机会。

    ps:前文有一个约瑟夫-亨特,那个是过关搞错了,真正的网球天才应该是乔-亨特,过关本以为两个“亨特”是同一个人,结果发现自己搞混了。公开赛时代以前的资料太难找了,很多相关球员的记录都没有,所以出了这个bug,非常抱歉。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