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8(回忆五)(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的话倒把珍珠给逗笑了,过了一会儿,她正色说:

    “俺感觉你总对那些刀啊,枪的挺感兴趣的,看你用过的这些东西,总是能比别人的好使,那你是跟谁学的?”

    “这算什么能耐,俺只不过是珍重这些家什就是了。”

    薛贵边说着话,边用手抓挠着后脖子,又害起羞来。

    “村子里的后生们都要跟你学着打猎,但没有枪呀,还要跟你学着做猎枪呢。这不是门手艺吗?薛贵哥。”

    “咱民国各地不禁枪,老百姓随便买枪。听说全国枪支最多的地方,是广东。

    那地方也富裕,全省老百姓手里的枪支超过百万条。据说,那边城里的商户和富户几乎人人家里有枪。”

    珍珠一听,睁大了眼睛:

    “薛贵哥,看你,一说到这个话题,你话就多了。那么多枪都是自己做的吗?”

    “不是,都是买的,俺有个远房哥哥,就是那边银号里的店小二,亲眼见各银号账房内,

    挂着驳壳枪,六八、七九步枪,驳壳、碌架手枪、配壳的大号左轮等,挂在夹万之旁。

    大字号如西盛、全昌、顺安、心泰、明兴等,多者驳壳两三枝,长枪两枝,左轮、碌架一枝或两枝。

    较小的店号,亦有驳壳、长枪、左轮等各一枝。各种枪均配子弹一百发。只有村里的富户才用自制式枪。”

    珍珠惊奇于薛贵的滔滔不绝:

    “看看,看看,薛贵哥,俺可看出了你喜欢哪一行了。哈哈。那自制式枪,就是自己家做的呗?”

    “不是,俺那表哥说,广东有一种职业,就是造枪匠,和铁匠差不多,只是经常在各村游走,为村民造枪。

    他们的枪虽粗糙点,射程也近、精度差,但枪的威力不小,价低。也有不少人买。据说一些队伍一次就买几仟条呢。”

    “哎呀,薛贵哥,俺想起葛家村有个造枪匠,他过去就是开铁匠铺的!”

    珍珠兴奋的拍打着薛贵。

    “铁匠铺掌柜的儿子,据说去留了洋,还学了与这些有关系的技术,后学成回来没做什么大的生意,

    倒是在他爹爹的铁匠铺里来帮忙,他的那些洋墨水,一定是用上了。所以他爹现在的绰号就叫造枪匠。”

    珍珠发现自己说这些的时候,薛贵一动不动,眼睛闪着亮光,仔细的听着,生怕漏下什么,

    见他这副模样,珍珠便生出一个主意来。

    “薛贵哥,你为什么不利用农闲时间,跟葛造枪匠学个手艺?农忙了,再回来。

    两不耽误,明天咱俩寻他去,如果行,你就跟他拜师。”

    薛贵激动的脸都红了:

    “珍珠,你最知道俺,其实俺一直羡慕你,你对自己的将来有着落,俺过去想:

    你放羊俺帮你放羊,你种地俺帮你种地,你要是学中医,俺啊,俺不会,但是俺还是会帮你放羊,帮你种地。

    就是这样,俺心里也羡慕你,知道你对自己将来的生活有着落,俺的心也有了着落......”

    珍珠“噗哧”笑了,打断了他的话:

    “你说起话来,也好有着落。瞅!这回俺羡慕你啦,你要能学成了回来,你也开一个有造枪技术的铁匠铺。

    这样,俺家有你做邻居,还要什么刀枪保护,整个就是枪行在护着俺们呐,对吧?”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