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95(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退,都用在偏方里。

    它的食用价值没有任何争议,口感也算不错。是“四样”里必不可少的。

    第三样是猪胰子,也叫猪横。

    猪胰脏是不规则的,类似脂肪,但颜色灰暗,

    吃起来有颗粒状硬块(胰岛),但咬起来有嚼头,也深受人们喜爱。

    很多闯关东过来的老年人,都会用它做,“猪胰子皂”,洗手、沐浴。

    这“猪胰子皂”质地细腻、除了去污、温和,不伤皮肤外,

    东北的冬天里,小孩子常在外面玩,手冻出裂口是常事儿,

    老人们便用这“猪胰子皂”治疗小孩子冻坏的手。

    晚上临睡前,先把手用温水洗上几遍,再在裂口上多涂些“猪胰子皂”,

    晚上戴上手套睡觉,第二天起来,果然裂口消失,也是有的。

    第四样,就是猪大肠。想到这大肠是装猪粪的,很多人听了就恶心,

    所以洗的时候,人们格外小心。有些人先浸泡一晚上,

    再用淡盐水或是和醋的混合液洗,但做出来,还是有些异味,

    男人喝酒时,就着它,就说:

    “吃的就是这个臭味!”,

    女人则直摇头表示拒绝。东北人,发明的一种洗法,

    用酸菜水浸泡,再用淘米水搓洗,大肠的异味便荡然无存。

    而这酸菜,就是东北人过冬的主要蔬菜。

    是由秋天成熟的大白菜腌制发酵而成。

    没有了异味的肥肠,一定很好入菜了,但是,见过猪肠子的人,

    都知道“小肠最瘦,肠头最肥”的道理,肥肠头部,

    到处是白色的脂肪,却是最油腻的,实在不好烹饪,

    只有放在“四样”里,它却把它的油脂,发挥到了最好的作用。

    况且东北人最喜欢说“吃啥补啥”,这吃肥肠,

    对大肠病变,如痔疮、便血、脱肛者有奇效。

    而在冻天雪地的东北,有“十人九痔”的说法,

    于是,这道香的流油的“四样”,

    又是一道“药膳”大菜,何乐而不为呢?

    路边摊主,架起大铁锅,松木绊子柴禾烘的红火,

    里面是一锅油滋滋,香喷喷的“四样”,

    恰逢路过的人群,这味道就是声音最高的吆喝。

    来一份“四样”回家过小年,

    存两份“四样”等待过大年,

    这种滋味,堪比自己家里杀了头猪一般解馋。

    路边摊,还有自家冻的大豆腐,叫冻豆腐,一团团的,放在案上。

    冻梨,有花盖梨,秋子梨为主,不知为什么,这两种梨冻过之后,

    皮全部变黑,而放到室温缓过后,口感却是比鲜梨要好的多。

    秋子梨咬破之后,一兜酸甜爽口的水儿,立解了正月里的鱼肉香腻,

    余下的果肉,一口一个,入口即化的感觉,

    让你从春天一直想到秋天。

    花盖梨,则是以果肉为主,酸甜适中,偏细腻柔和,老幼皆宜。

    冻梨必配有冻柿子,冬日的晚饭后,天寒地冻,出去活动的场所有限,

    于是,一家人,团坐在温暧的火炕上,来一盆缓好的冻梨和冻柿子,

    无疑既满足口感,又帮助消化积食。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