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30(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而街面的自行车,彼此之间发生的交通事故时有发生,

    或吵吵骂骂或拳脚相加结束纷争,

    而更多的人,则是不会舍得4分钱的车票,只是步行.

    特别是在郊外,10-20公里路步行是小菜一碟,

    如果碰巧搭上顺路的马车或拖拉机,需要拿出支香烟感谢人家相助,

    好在路上行人真不是很多.

    杨桃还是第一次来到大房身机场,她是通过和纪良处对象,

    才对机场更关注,

    知道了这里的历史,而过去的纪良,好像并没有过多的,

    跟自己透落关于机场的信息。

    但似乎老长春人都知道,大房身机场离市中心10公里,

    方位在长春的西边,还知道那里地势平坦,净空条件良好。

    用纪良后来的话说:

    机场标高231.1米,占地总面积300万平方米,

    周边有5个自然屯,飞行等级为4D级。

    1941年就有了大房身机场,那时候,

    还是日本统治东北时期的民航机场。

    杨桃在纪良的一个学习本上,还看到了大房身机场的具体描述:

    机场内修建东西方向的沥清跑道1条,建有候机楼1幢(建筑面积0平方米),

    场内建有停机坪、机库、车库、宿舍工作间等。

    杨万启自从杨桃跟纪良见了面,第一次跟人聊天,必聊起大房身机场的话题,

    杨家人,都把这个机场的历史能流利的背下来了:

    1945年8月15日日本侵略者无条件投降,

    四天后,第一批苏联红军空运进驻长春,大房身机场被苏军接管。

    第二年的春天,苏联军队开始撤离长春,东北民主联军解放了长春。

    后来,东北民主联军主动撤出长春后,国民党军队占领长春,

    接管了大房身机场,1948年,机场成为国民党空军骚扰解放区的主要空军基地。

    成了国民党在东北战场上最北端的孤立据点,

    同年5月,人民解放军解放了长春郊区,占领了大房身机场,

    包围和封锁了长春市区。

    1948年10月16日那天,很多长春人都记得这机场的激战。

    被人民解放军困守在长春的国民军队出动8000余人,

    向解放军阵地大房身机场发起猛烈攻势,企图占领机场突围。

    保卫机场阵地的人民解放军455团2营指战员英勇抗击,

    歼敌2000人,但却有108名解放军指战员英勇献身,

    用鲜血和生命保卫了大房身机场阵地。

    解放后,大房身机场内建有无名烈士墓一座,

    每到清明,很多学校都有师生来扫墓和敬献花圈。

    那次激战中,机场内的建筑物大部被炮火损毁。

    三天后,整个长春终于解放了。

    第二年,驻长春的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二航空学校将机场开始修复。

    1961年10月,吉林省人民委员会决定,

    将吉林省民航管理处和长春航空站,由长春大屯机场迁人大房身机场,

    得到空军司令部批准,大房身机场成为军民合用机场。

    1962年经国家民航总局批准,长春民用航空站加人国内干线航班飞行,

    航线为沈阳一长春一哈尔滨当日往返,

    由北京第一飞行大队机长徐作诰着皮夹克“飞行服”驾驶伊尔14飞机首航。

    由“飞行服”三个字,纪良让杨桃伤心的事情,又一次浮现在她眼前。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