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八章 远虑和对策 下(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真笑着说道。

    关心则乱,她还真是一时没有想到陈明翔的布局,也不能怪她,两人谈论的可是抗战胜利后的事情,而且是以继续在军统局混为前提条件的,想的不周全也可以理解。

    实际上,借助这样的办法保全自己,心里就有些抵触,而且是一把双刃剑,搞不好会割伤自己,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能用。

    “海源盐业公司长安贸易行,现在进展到什么程度了?”陈明翔问道。

    “我挑了一个经理、一个会计、一个报务员和四个办事员到长安,走之前仔细交代过,只做自己该做的事,业务之外看不到也听不到,有事就用电台和我联系。”

    “因为路程比较遥远,他们眼下刚刚到长安。这还是乘船先到了山城,然后坐飞机过去的,否则根本就到不了,局本部给我来电,长安站已经和他们联系上了。”

    “贸易行是现成的,站里给我们解决了驻地和住处,挂上了招牌,根据戴老板的指示,专门调拨给贸易行二十辆美国运输卡车和两辆福特汽车,司机是招募的老司机,家庭履历都一一审查过,但不是长安站的人,由贸易行给他们发薪水,车也是军统局的资产,我们只有使用权。”

    “华通贸易公司江北地区采购专员孙定中,提前赶到了长安,他一直负责与延州根据地联系汽油买卖,算是比较熟悉,他将会联系延州根据地的食盐运出和结算。”王真说道。

    “戴老板搞窝里斗的事情,效率那是前所未有的高,为了对付延州的根据地,真是煞费苦心了!”

    “行吧,他们喜欢怎么折腾是他们的事情,我们就不用操心了,要贸易行抓紧时间联系国统区的盐商,尽快把延州的湖盐运出来,缓解大西南老百姓缺盐和盐价高的痛苦。”

    “可惜延州根据地的湖盐产量还是太小了,一年不过两万多吨,自己还得留用一部分交换物资和食用,估计一万六千吨就是极限,每担售价一百元法币,也就是一吨两千元法币,这才多少钱?”陈明翔说道。

    国统区的盐价暴涨,在川省还是两百多元一担,因为有井盐的支撑,可到了粤省的国统区,食盐每担达到了五百多元,最高达到七百多元。

    “你的意思是,打算补贴一下延州根据地的财政?”王真问道。

    “既然打定主意要花钱了,也给那边送点优惠,每担按照一百五十元法币计算,也就多给八百多万法币,我少赚点,赔本是不可能的,但我不在乎,根据地那边多收入这笔钱,却能做很多事情。”陈明翔说道。

    的确,以目前他的收入情况来说,这八百多万法币的支出,对他造不成多少损失,完全可以负担的起。

    别忘了,这一万六千吨食盐运到国统区,他按照一百八十块最高不超两百块法币每担的价格进行批发,转眼就空了,他是不会赔钱的。

    但算算也赚不到钱,人工费不算多,主要是运输的费用,车辆是要烧汽油的,在陕省短途运输有剩余,运到川省就略微赔点,两边的费用一结合,搞个不赔不赚。

    (今天两章)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