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雕刻(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这完全不止了好吧!根本就是个大师傅。

    以前的木匠到东家做上工的时候,做全套家具之类的,是会做一些雕刻造型,但也就是非常简单的。

    比如在床靠上雕一朵兰花、梅花啊,在椅背上或者柜门上,雕点牡丹、竹子什么的。

    都是寥寥几笔的样子,哪像他这浮雕样式的龙出云海啊!

    完全做成工艺品了都。

    胡金华抬起头来,笑了笑,说道:“我的确木工不太会,师父教木工教得少,这个床是做的最简单的榫卯,没有什么特别造型。就是雕刻还比较擅长点。”

    他说他本来没打算雕刻花的,但那天看到做床腿的木材,造型还可以,一时技痒就开雕了。

    但他说不太会木工,而只比较擅长雕刻,这倒是比较有说头的。

    其实,木工的概念很广阔,雕花、雕刻、上漆、漆画等等,也同样属于这个大范畴里面。

    并不仅仅指人们常见的,使用油墨、推刨子、拉锯子打个物件而已。

    但是到了后来,分工越来越细,就导致有的木工不会雕刻,雕刻师也不会木工了。

    给胡金华那一批人讲课的那位老师,他本人就对木工不是很精通,但雕刻手艺却是还可以。

    其实,从木工衍伸出去的艺术行业,或者艺术家,远不止雕刻这一项。

    比如,大名鼎鼎的齐白石老人,留给世人的广泛流传说,他四十岁以前一直是木匠,到四十多岁人到中年才开始学画,后来成了一代名画师。

    提到他,人们总会说他是一个大器晚成的代表人物。

    这只是误解,齐老从十来岁就开始拜师做木工学徒,各种雕花、漆画全部都要接触。

    想要自己的手艺被人认可,除了基本工分内事情要做得扎实以外,外观也需要做得更美观才行。

    为了画出比别人更美的雕花、漆画,齐白石少年时就不知道拜过多少名师。

    没有那几十年对雕花、漆画的浸淫,一个四十岁的普通中年男人,能突然领悟出独特的艺术美来、成为一代大家?

    不过,历年多少木匠,也才出了一个齐白石,这也跟他个人的艺术天赋分不开。

    胡金华所学的,正是木工的分支之一,雕刻。当然,光是雕刻也有很多名家的,但名气能比肩齐白石的,恐怕不太多。

    周恒忍不住说道:“你有这么好的手艺,真应该去做些雕刻师的工作,在我这里是屈才了!”

    胡金华一笑,摇头说道:“不找了,我这只是半桶水,何必去自讨没趣。”

    刚出来准备找工作时,他的确是想过,找找自己能做的事情,可一开始就遇到了一些麻烦。

    如今乡镇上的卖家具的地方,基本上都是直接卖成品,又便宜又方便,压根儿没有什么木工的需求。

    就算有的,现在也都是电锯、电刨床之类的了,他也不会操作。

    而镇上更没有雕刻师的岗位了,只能去外地大城市碰运气,但因为母亲身体不好,再加上他也不懂现在的电机雕刻,估计去了也没用,所以暂时也不想去外面。

    结果找来找去,他还是只托人去了那个化肥店。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在他正有冲劲敢闯的年纪,他进去了;等心性磨没了的时候,现在再让他在大城市里从头开始,这让他感觉压力很大。

    总之,现在的上班环境,他感觉还挺好的,做一些体力的工作,他有时间也可以自己雕刻着玩,挺好。

    可不嘛,现在这小屋还没有通电,虽然是建在树荫下的,屋前后的门一开,有自然空气流通,但始终是夏季的白天,还是很热的。

    胡金华都出了汗,但他沉迷于雕刻,也坐得住。

    如果不是喜欢,怎么能坚持呢?

    王睿这小子,也跟着凑热闹。他能忍着这么热的环境,就是为了看他雕刻,看得眼睛都不眨。

    王思齐也在这里捡着木屑刨花玩。

    行吧,那他觉得好就可以了。

    周恒觉得,还有个原因,胡金华即使真的去外面面试雕刻师,人家问他的简历,没有;人家问他有什么优秀作品,也没有,这也确实有难度。

    不如他先自己雕着,说不定就能出几个自己的代表作了呢。

    周恒说道:“那要不你继续,我自己去下笼子。王睿,你去不去?”

    胡金华放下手里的雕刻刀,笑道:“我也去。我这个估计再有两天就能完工了,床就能拼起了,不着急一时。”

    他也很想去下笼子抓东西。

    王睿本来还纠结来着,既想继续看他雕,又想去下陷阱,毕竟早就幻想着下陷阱抓野兔的。

    这下可好,他高兴得赶紧帮着提几个笼子,然后还问:“舅舅,这个是用什么诱饵的?能不能管用啊?”

    周恒说道:“用的猪油渣,怎么不管用?这么好的东西,它想吃都吃不到!”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