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一起看戏(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时间要是回溯个二三百年,那些大户人家办喜事,都是以请了戏班来唱戏热闹为荣,表明家里有经济实力,要是能连唱三天甚至半个月的,那都能让周边方圆百里的人羡慕死。

    《乔家大院》里,乔致庸救活了外面的生意,荣归故里时,他大嫂喜极而泣,一向节俭的她当场下令,请戏班唱三天大戏,以示庆贺,也彰显他们乔家实力还在。

    那时候可能是这种戏班子的巅峰时期。

    但是现代,戏班子已经不那么受欢迎了,连堂堂的国粹京剧都已经没什么欣赏者,何况这些地方戏曲呢?

    也就是些老年人听听热闹罢了。

    不过话说回来,人家那企业能常年聘请一个戏班在厂里,就为让厂里的员工们过过瘾,这也算是大手笔了。

    这免费开放一星期,估计那厂的周围得热闹成什么样。

    江晓萱很是意外,说道:“你们隔壁镇还有这样的企业?”

    就她的了解,他们这个镇可不怎么样。

    一边说着,一边掏出了钥匙给周恒当司机,她天经地义般地坐上了副驾驶位。后面三人位的,挤上了四个人。

    不过她这车宽敞,而且就是隔壁镇而已,路不算远,稍微挤点也没事,总比原本挤电三轮舒服多了啊。

    周恒本想跟她客气一下来着,可人家钥匙都扔过来了,他也就只好接住,当起了司机。

    他说道:“我们镇确实不怎么样,但那个镇确切的说,人家那其实是个村级单位,但企业就是很厉害,那个董事长都全国人(和谐)大、省人(和谐)大好几届了,全国劳模、商会会长之类的,各种名誉加身。”

    江晓萱一边听着,听他说了公司名称后,就直接在网上查看了一下,顿时吃惊,道:“还真是啊!这个企业还挺厉害,市值四百多亿呢!这还只是个村级单位啊?!”

    按理说,这么厉害的村级企业,应该会获得大量的宣传支持,应该会很出名才对啊!

    毕竟,全国有这么富裕的村级单位的,为数可不多,而别的村都早已全国知名了。

    他们这里的村,可不比粤省、江浙那些富裕省分,能随随便便出个几百亿的村级企业。

    周恒笑道:“的确没太宣传,但我们这些近的人都知道,可能人家就喜欢闷声发大财吧。话说我还真没上网查过,不知道他这么有钱呢!”

    他们普通话这么聊着,车后坐的人也都听得懂,听说人家那厂里这么值钱,也一个个都啧啧惊叹。

    四百多亿,对于她们来说,数都不会数。

    以前只知道那个董事长有钱,没想到有钱成这样。

    周恒开着车,从村后面的那条路走着,这样去那个镇上会近一些。

    开了一段路后,就到了一条标准宽的二级公路上,这是条新路,修得非常好,这条路直通那个村。

    这种路开车都舒服。

    周恒说道:“你看,人有钱就是厉害,这条路是从我们市里修过来的,直接修到他们厂门口。可惜我们不顺路,要不然还可以跟着沾沾光。”

    这点江晓萱就很认同了。比如大城市的地铁站,建在哪里不建在哪里,当然也跟资本有关系。

    所以说,小地方也有卧虎藏龙的人,可千万不能小看了。

    江晓萱朝周恒笑道:“不简单啊!你们村看来也得加油,就看你的了!”

    周恒接着把牛吹下去:“那当然了,你就看好吧!”

    人生在世,谁不想活成那样啊!

    有朝一日,他也把自己的企业办那么大,也请个戏班常年入驻,让别村人都慕名而前来听戏。

    哈哈哈哈!

    江晓萱听着他魔性的笑声,也忍不住跟着笑了开来。

    到了厂子门口,找个地方把车停下。

    这厂子从外表看不出什么,就是个普通厂子的样子,甚至连招牌都有点开始锈了,但真是热闹不已。

    可能是因为周边几个镇的闲人都来了。

    人一多,这里就开始产生生意,从卖瓜子花生卤蛋包子的,到卖各种气球儿童玩具的都有。

    毕竟很多家里,都是老人带着孩子。现在又是暑假,老人来听戏,就必须得带孩子来,结果又产生了孩子们的生意了。

    厂子的门前,有一个大片的开阔空地,全是修的水泥地面,已然形成了一个小型的广场,各种儿童游乐设施一应俱全。

    估计目前来看,差不多能赶上市里的热闹程度了。

    李芸莲和几位妇女们,倒没他们的闲心去看这些日常热闹,她们跟周恒打了个招呼,说要赶紧进去占个好位子后,就直接跟着人流先进去了。

    其实现在离唱戏其实还有一个多小时,早得很。

    不过,早到的人都先去抢了好位子,离舞台进的,可以看得更清楚。去得晚了,就得坐在后面,有可能一群人还得分开坐。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