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野趣小故事(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那边江晓萱一句都听不懂,周恒还得给她翻译,然后也把她逗得不行。

    等肉都腌得差不多了,要开始准备穿串烧烤了。

    那边胡金华剥的柳树枝,也已经弄好,随时可以使用。穿肉这种小事情,他们都可以帮手了。

    这边周发强看这形势,不用人说,已经开始生火了。

    生火烧柴是他的拿手活,毕竟干了一辈子的。生好火,然后把铁网烧烤盘放上去,就可以放肉上来烤了。

    对于烧烤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调味,真正到火上烧烤,这各人都可以操作,自己烤了自己吃,想吃几分熟就几分熟,所以就用不着谁专门来烧烤了。

    本来是这么安排的,结果吃着吃着,就变成了李芸莲和江晓萱多烤一些放旁边,谁想吃就拿。

    周恒本来都想自己烤烤的,于是说道:“你们这样啊,会让我变懒的。”

    然后直接拿起来就吃。

    照例他和胡金华喝啤酒,其余的人喝水或者果汁。果汁就是家里的葡萄或者梨子榨的汁。

    家里以前有一个豆浆机,也可以榨汁用,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买什么电器时,人家送的。

    好像是洗衣机?

    周恒已经忘记了。

    而且这些比较新的电器,老娘连盒子都没有拆,一次都没有使用过,每次盒子上积灰了,她还给擦得干干净净的,然后束之高阁。

    周恒让她使用,她说不会用,怕用坏了,想等他将来结婚时再拿出来,那就还是新的家里有很多这样的小电器。

    比如小火锅啊,吹风啊,电磁炉啊等等。

    于是,他这次回来了,把这些东西全翻出来使用。

    周恒和胡金华碰了一杯,两个人互相劝着喝了,然后聊聊明天他那个艺术协会来人的事情。

    其实本省还是很有木雕风格的,以前在木雕界,还曾比较有一席之地的。但是似乎那个年代一过,就很多东西都断代了。

    现在广为称道的木雕派系,也就那几个,作品值钱的估计也就那些。

    但就算是他们,也存在着传承人缺失的问题,何况他们这小派系的呢!

    他们省的木雕艺术,虽然早已申遗了,但依然不是太受重视。也就是本行业内部的一些人,自娱自乐而已。

    或许有些能将作品卖出高价的老师傅,但人到了那个份上后,偏偏所雕出来的作品,已经不舍得卖钱了,全都自己留起来。

    比如有些作品,几年、十几年才出一个,而一些六七十岁的木雕大师们,早已过了看钱的年纪。

    总之来说,像胡金华这么年轻、对木雕这么有领悟和创造力的,他们还是比较珍视,所以约着一起过来看看。

    周恒问胡金华:“老胡啊,你以后有什么打算?要不就去省城找个地方,开个工作室?”

    胡金华皱着眉,轻轻摇了摇头,说道:“我们协会有个姓黄的老头,德高艺重,还曾在大城市干了二十多年,现在回来了,在省城里开个店,挂出来的招牌都没人认识。”

    黎丽随即从她手机里,找出一个视频,递给周恒,说道:“你看看,就是这个。”

    周恒接过来一看,店招就是用木雕的三个龙飞凤舞的大字,代表着他们那一派系的名称,但店面大概就跟普通卖包子早点的铺面一样,不太大,里面堆满了各种木料。

    老师傅把工具拿到店门口来操作,以此来吸引过路的人,但任凭他雕得多好看,依旧没有多少人伫足,引不起注意。

    生意基本上都是靠老客户互相介绍。

    所以,胡金华的意思是说,像那样的老师傅,还有一身名头的,在省城想干出一番名堂,都不容易。

    何况是他呢。

    像胡金华这样的,去大城市找工作,无非是进家具厂帮人雕一下屏风、电视墙之类的物件,年轻时工资应该还是可观。

    但是那些老师傅们,都不建议他去那些地方,怕误了他的才气,失去他的创造力。

    老师傅们看问题,和年轻人不一样,年轻人基本上都是说:管他那么多,赚到钱就行了;但他们比较看重胡金华的创造力,怕他就此埋没,泯然于众。

    实际上,有一个脾气固执倔强的老师傅,今年65岁了,依然坚持全部手工雕刻,他认为机械雕刻完全无法达到他想到的意境。

    谁都知道电动雕刻又快又方便,所以像这样与时代对抗的,估计也只有一些老艺术家了。

    周恒自然是也无法替他拿主意的,全凭他自己怎么想,只是说道:“你不要担心我这里需要人养鸡,所以老替我着想,你不要顾虑我这里。”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