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驯蜜蜂(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另说了。

    孙计安听了,又脱口而出:“那其实咱们发展养蜜蜂,也很不错啊,人气这么高,不得利用一下?”

    周恒笑了笑,没接他这个话茬,这家伙听风就是雨,哪那个容易的啊。真等条件适合了,不需要他来说,自然就会有人做。

    说到人气这么高,李芸莲笑道:“现在农村里,什么东西都是好的了,连野菜干都有人稀罕。老吴他们家的盐菜坛子,都让人抱走了。”

    游客们来看蝴蝶,中午、晚饭需要在村里就餐,就在村里吃些家常菜。

    他们觉得农家的熏肉好吃、腊鱼好吃、腊肠好吃,而且菜地里的新鲜蔬菜也好吃,绿色环保无污染,只要地理位置近的,都在走时顺便买一大筐回去。

    不但这些有人买,就连盐菜、菜干、豆腐乳、酸菜,都有人稀罕,买一些带回去。

    哪怕一人只买一小罐,这么多人下来,也足以把人家的老坛子搬空了。

    老吴家的盐菜是腌得味道好,所以啊,直接连坛子都被人买走。

    村里人从来没有想到,这些在农村不值钱的玩意儿,现在都成宝了。

    全都多亏了这个蝴蝶潮啊,没有这个,怎么可能会这样啊!

    满院子里的人,都点头称是。

    现在很多人离开了农村,家里也没有条件做这些腌菜,而有时候偏偏就想念这个口味。

    人家湘南那边,盐菜还被称为“外婆菜”呢。有些人没有了外婆后,这种老口味也跟着没了。偶然间这么一吃,就会勾起回忆,而买一点带回去,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周恒自己也没有想到,连锁反应会来得这么直接,连村里的老盐菜也能变成收入。

    这边聊得热闹,一边的周瑛忍不住插嘴问道:“我看你们说得热闹,那蝴蝶过了季节,没人来了怎么办?”

    现在家家有钱赚,是很开心的,但蝴蝶只有几天的生命,这个季节也很快就会过去,到时候就没这么好的事情了。

    周恒说道:“没关系,明年还有的。正好我们还要改造村里的景观,也需要时间。”

    孙计安也点头说道:“我接下来要去办许可证这些事情,然后就要开始办改造、以及招人培训之类的,以后都要正规化操作。”

    做一个事情就认真的做。

    投钱的事情找周恒,这些事情他来负责。

    聊了这一阵,周恒问孙计安:“这大晚上的,你不抓紧时间去休息,来找我聊闲天?你明天不用忙了?”

    晚上是游客们都休息了,繁忙也算告一段落。等天一亮,新一轮的繁忙再次到来。

    蝴蝶潮至少得有一个多月呢。

    孙计安的思维这才被带到正题,说道:“市里跟我说,咱们这里蝴蝶潮的事情,上面已经关注起来了,吩咐我把这个事情办好,村里旅游的项目要趁热打铁,游客们的人身安全等等也要注意……”

    这家伙巴拉巴拉地说了一大通,几乎是复述了上面的意思,然后到最后才说到重点,说这种非自然的生态问题,引起了生物科学家们的重视。

    有一个什么蝴蝶研究专家,从视频里看到了某几个稀有的蝴蝶,想过来看看,也想弄清楚这里为什么会突然形成蝴蝶潮的。

    大意是,要他负责一下接待问题。

    市里也很重视蝴蝶潮的事情如果以这个为主要点,而办成了旅游项目,那可真不是一件小事,所以,上面还大力的支持了孙计安的工作,给安排了好几个人过来帮忙。

    比如宣传工作啊,爱护环境啊,之类的。要不然,凭孙计安一个人,再加上村里这些养殖户,那真是忙死都忙不出来的。

    周恒听明白了他的来意,笑道:“接待不是你的事情吗?你找我干嘛?”

    孙计安奇道:“我的好心被你当成了驴肝肺啊。你不要抓住这个机会宣传你一下?”

    整个村的人都在说,今年村里的蝴蝶潮,都是因为周恒的鸡好,拉的屎都更肥,地上的花草吸收后,开出来的花更香,这才吸引来的蝴蝶潮。

    妥妥的改善了生态环境,这是他自家的功劳啊?他不想要?

    就是孙计安本人,也很感谢周恒的。他自己想办旅游不假,但并没有很十足的把握。

    如果不是蝴蝶巢,他估计还得抓脑壳,想怎么扩大名气、吸引游客。

    虽然周恒的视频一直在播,但不能把压力全放在他身上啊,自己也需要来点真格的。

    结果真格没想出来,还是周恒给放了一个猛炮,解决了他的大问题。

    真的,他很情愿这些天的繁忙,那代表事情成功了嘛。

    所以他还是很替周恒着想的,投桃报李,现在要来这个生物研究家了,就先问他看看有没有什么帮助。

    周恒想着,跟人家生物专家,好像也没什么好宣传的吧?等来了再说吧。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