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炖肉吃(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依旧饶有兴致的看着。

    突然间,她转身跑着回去,急急忙忙的,不知道想要干什么。

    江晓萱跟了上去。

    没多久,小石榴把她自己玩具房的毽子拿出来了,兴冲冲的跑到这边来,很殷切的递给比她大的一个小朋友。

    大概是想别人也把毽子踢给她,然后她就能参与到踢毽子的行列中了。

    卑微在线求玩的意图非常明显,就差不会说话。

    黎丽一语道破:“周大老板,你女儿这明显是想你给她生个玩伴了。你们二胎计划上了没?”

    一群人立即哄笑出声。

    不过这也算是实话,小孩子固然是渴望和信赖父母,但也同样渴望伙伴。

    江晓萱笑着问她:“你们就别操我们的心了,你们呢?有好消息了没有?我们这都收你们好几次礼金了,急着想还啊。”

    一群人顿时又哄笑了起来,这俩结婚没几天呢。

    不过也不排除已经有了的情况,就是还没到宣布的时候。想当初周恒他们不也是这样。

    孙计安笑完了之后,皱起了眉头,表示跟他们插不上话,人家一个个的,都在聊二胎、聊催生,他呢?还没到相亲季呢。

    再有几个月就过年了,那时候媒婆们也四处活动了,到时候他得抓住机会。

    以前不想相亲,感觉特别别扭,两个都不认识的人,坐在一起聊什么呢?上来就聊收入、聊房产、聊小车,多尴尬啊。

    现在觉得,其实相亲也挺好的,起码可以解决问题不是。

    李芸莲从远处走了过来,她刚刚也跟自己的伙伴们在美食节那里玩了一圈,也玩得挺乐呵。

    不过,看看时间,差不多到了晚饭时间,她得操心着给一家人做晚饭去。

    现在啊,她是真没什么要操心的了,几乎就只管着一家子的吃喝,真是过上了以前都不敢想的好日子,天天都很舒心。

    现在儿孙都在眼前,随时可以看,随时可以抱着哄着,还能做饭给他们吃,这就是她最大的幸福了。

    看到孙女想跟别人家的大孩子玩,可惜别人嫌她小,看不上,她看得直乐呵。

    她问儿子媳妇:“你们晚饭想吃什么?”

    周恒说道:“我们就在那美食节去吃晚饭不行啊?今天就不做了呗。”

    今天中饭就是在美食节上吃的,品种多,口味好,吃得很满意。

    李芸莲笑道:“你还想吃晚饭呢,人家哪里能卖到晚饭时间啊?再过一会儿就卖得差不多了。”

    美食节供应有限,很多要蒸要煮要油炸的东西,都是提前准备好数量的,不可能无限供应,卖完就结束了。

    当时虽然预计是能供应一天的,但是人气超过了预期,过于火爆,可能会提前卖完。

    周恒的如意算盘落空。

    不过家里现在可不缺吃的了,什么都现成有,想吃也容易。

    李芸莲想起了什么,说道:“我今天去挖点泥蒿,炒点腊肉吃吃,怎么样?想吃不?”

    今年他们家也种了这个,现在正吃的时候呢,有股特殊的香味。

    现在红菜苔也能吃了,自家种的跟市面买的可不一样,不是用膨大素打得肥肥粗粗的那种,而是细瘦脆嫩的,炒腊肉吃也非常香。

    等打霜后,这菜就是最抢手的菜了。

    大肉大鱼这余,这些蔬菜是最畅销的,往往最先光盘。

    李芸莲拿了菜篮子出来,打算去地里弄菜,顺便吩咐周恒:“你给明明打个电话,让她来吃晚饭,我炖肉给她吃。”

    明明就是陶慧明,现在她加入了与周恒有合作的生物公司,主管着产品研发,现在大概到了比较关键的阶段,天天忙得很。

    虽然工作地点离得不远,但也就是上次小石榴周岁生日,她才抽时间来了一阵,这么久都没时间过来看大侄女了,吃住都在研发中心。

    就是今天美食节这种活动,她都没时间来凑热闹,天天的朋友圈显示她的个人状态,都显得非常忙碌的样子。

    李芸莲心疼这个“干女儿”,今天别人逛美食节吃得乐呵,但是她都没吃上,所以想炖点肉让她过来吃。

    虽然大家都是开玩笑的说着“干女儿、干妈”,但是她真的还是很心疼这个“干女儿”的,一年到头忙着事情,连饭都顾不上好好吃。

    人嘛,说到底还是感情生物。

    周恒回答:“好嘞。”

    然后就给陶慧明发消息。

    “陶大专家,请问你晚上有没有时间,我妈让我喊你来吃饭。工作重要,但也得好好吃饭啊,说不定好好吃顿饭,工作就顺利解决了呢。”周恒跟陶慧明调侃。

    俩人关系不错的。

    他有时候喊她陶大专家,有时候喊名字,有时候喊妹子,有时候学他老娘喊明明——他觉得“明明”这个称呼是最挫的,偏偏老娘喊得亲密无比,像喊亲女儿一样。

    陶慧明此时正盯着手头的数据皱眉头呢,这阵子的事情紧张得喘不过气来,感觉突破口近在眼前,但就是摸不到。

    “好,那我下班了就去,谢谢干妈,嘻嘻。”陶慧明想了一阵,回复道。

    干哥说得对,也许松松大脑,恰好能来个灵机一动呢。

    干研发的就这样,有时候试错了一万种可能,结果偶尔一转身,才发现正确结果就是最手边的一个。

    运气好的,恰巧找到了那个最正确的答案,可能一年半载就能得出结论;运气不好,真试到了一万种可能,那甚至可能要耗费十几年光阴。

    比如屠女士的研究成果,也是从两千多个结果里,得出来最终的“青蒿素”的,这个过程可不容易。

    然而科学就是这样,即使知道是这样,还是需要一丝不苟的去试验、去完成。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