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小子姬发从无称王之心(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姜桓楚不同,东伯侯是有地盘的,而且东伯侯的地盘和平灵王那种小国之君不同,有钱有粮,兵强马壮,获得王号后地位与实力匹配,足以与大商掰手腕。

    姬昌一直谋划着称王,为此还得不断刷声望,做样子,积蓄实力,但这么一句话,就让姜桓楚做到了姬昌一辈子没做到的事。

    群臣多有不解,可细细一想,却又有些道理。

    姜桓楚世镇东疆,女儿入宫为妃,儿子为黎郡郡守,更是吹响了郡县制改革的号角,虽说是贵族里的二五仔,但深得纣王之心,除此二人外,姜桓楚再无子嗣,封王虽有风险,但利益更大。

    看看诸侯们的表情就知道,他们并不乐意见到姜桓楚封王。

    这无疑是纣王在拉拢姜桓楚,四镇诸侯仅次于纣王,舔狗似的北伯侯崇侯虎自然不必多说,东伯侯姜桓楚是外戚,儿子女儿又都亲近纣王,因此更靠近大商。

    如今正是纣王与诸侯矛盾最明显的时候,等到焚书时,只怕更严重。

    而一手封王,拉拢姜桓楚,却是让纣王握住了四镇诸侯之中的两镇。

    子受看着下方一个个怪异的表情,叹了口气。

    我这儿话才说了一半,你们一个个的就开始考虑其中的弯弯绕绕,没救了。

    子受轻咳一声,继续道:“崇侯虎何在?”

    “臣在。”

    “传朕旨意,封崇侯虎为晋王!”

    “鄂崇禹何在?”

    “封鄂崇禹为楚王!”

    有人觉得不对劲了,姜桓楚、鄂崇禹好说,全是亲近纣王的诸侯,怎么连鄂崇禹也封王了?

    “姬发何在?”

    “臣在”

    “封姬发为周王!”

    姬发心中一阵慌乱。

    周王

    能接吗?

    其他诸侯能接,是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大诸侯,拳头大,名望高。

    而自己只是西伯侯姬昌的次子。

    长子伯邑考并不是死了,只是失踪,姬昌本人也没死,只是被囚禁。

    这种情况下,他只是西伯侯府上的代言人,算是一个标识,却不能代表西伯侯。

    他封王了,姬昌怎么办?

    不救了?

    怎么可能!

    如今还有姬昌生病时姬发你一勺我一勺喂饭的孝道故事流传!

    称王不是自己扇自己吗?!

    于是乎,姬发正色道:“小子姬发,从无称王之心。”

    行得正坐得端,他真没想称王。

    子受打量起这个命中注定的对手。

    第一个印象就是——长得真嫩啊!

    一米七五左右,进退有度,有礼有节,老年少成。

    长着一张二十岁的脸,但谁都知道姬发不可能这么年轻。

    姬发仍旧拱着手,微微低头,等待后话。

    子受沉吟片刻,道:“说来也是。”

    姬发刚松口气,耳边又响起了纣王有些虚浮的声音。

    “传朕旨意,封姬昌为周王,号周文王,姬发亦为周王,号周武王!”

    子受笑着,继续封其他王去了。

    封王乱国。

    这个灵感出自不知道是谁编撰的贾诩封王乱国。

    据说汉末诸侯组起十八路大军,共赴洛阳,以求救朝堂于危难,但贾诩献策,董卓代诏,封各路诸侯为王,前往封地,使得十八路诸侯联军,烟消云散。

    别说刘邦那句“非刘姓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单从计谋本身出发,只是一想就知道漏洞百出,能当一方诸侯的都不是憨比,谁会因为一纸诏令就跑路?

    干翻董卓继续拿着诏令受封难道不香么?

    不过这种憨比计谋,正适合自己啊!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